激光雷达测绘技术于古建筑保护的实践探索
郭思竹 周佳彤
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引言: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意义重大。传统保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出现为其带来新可能。该技术能快速、准确获取古建筑数据,深入了解其现状。探索其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概述
1.1 技术原理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它通过向目标物体发射激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获取目标物体的信息。激光雷达系统主要由激光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激光发射单元发射出的激光脉冲在遇到目标物体表面后会发生反射,反射光被接收单元捕捉。由于激光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相干性,根据激光的飞行时间(TOF),即激光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精确计算出激光雷达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扫描装置对目标进行多角度的扫描,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空间信息。在实际操作中,激光雷达可以安装在不同的平台上,如地面移动平台、航空平台或卫星平台等,以适应不同的测绘需求。这种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大面积、复杂地形和物体的三维空间数据,为古建筑保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效的测绘手段。
1.2 技术特点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具有众多独特的技术特点。其一,高精度。它能够提供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测量精度,可以精确到厘米甚至毫米级别,这对于古建筑这种需要精细测量的对象来说至关重要。例如在测量古建筑的雕刻细节、斗拱结构等微小部件时,激光雷达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它们的形态和尺寸信息。其二,非接触性。在测量过程中不需要与古建筑直接接触,避免了对古建筑可能造成的物理损害,这对于保护古建筑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意义重大。其三,快速高效。激光雷达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点云数据,大面积地覆盖古建筑及其周边环境。
2. 古建筑保护现状与需求
2.1 现存问题
在中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着诸多现存问题。一方面,自然因素对古建筑造成严重损害。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使得古建筑的建筑材料逐渐老化、腐朽。例如许多古建筑的木质结构部分,由于长期受潮和阳光暴晒,容易出现干裂、变形甚至腐朽的现象,导致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下降。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对古建筑构成巨大威胁,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古建筑的部分坍塌或整体毁坏。另一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古建筑周边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古建筑被现代建筑包围,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部分地区为了发展旅游经济,过度开发古建筑,导致古建筑内部人流量过大,游客的触摸、践踏等行为加速了古建筑的损坏。此外,古建筑保护意识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地方居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义认识不足,随意在古建筑附近进行建设活动,甚至对古建筑进行私自改造,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和结构。
2.2 保护需求
古建筑保护有着广泛的需求。从结构安全的角度来看,需要对古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如墙体的倾斜、柱子的沉降等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对于古建筑的建筑材料,需要深入研究其特性,开发适合的保护材料和修复技术,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在文化传承方面,古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记录和展示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如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历史典故等。同时,为了确保古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例如开发古建筑的旅游价值,但要避免过度开发。另外,古建筑保护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实时掌握古建筑的状态变化,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这就需要先进的测绘和监测技术作为支撑。
3.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3.1 建筑信息采集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信息采集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能够全面、细致地获取古建筑的三维空间信息,包括建筑的整体外形、各个部件的尺寸、相对位置关系等。在采集古建筑外部形态时,激光雷达可以快速扫描古建筑的外立面,获取大量的点云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建筑的轮廓、屋顶的形状、门窗的位置等信息。对于古建筑复杂的内部结构,如殿堂内的梁架结构、楼阁的楼梯和回廊等,激光雷达也能够深入其中进行扫描,将内部结构完整地呈现出来。而且,激光雷达采集到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精度,可以精确到毫米级别,这对于研究古建筑的构造细节非常有帮助。例如在研究古建筑的斗拱结构时,激光雷达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斗拱各个部件的形状、大小和连接方式,为古建筑的构造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3.2 结构分析评估
在古建筑结构分析评估方面,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古建筑结构的几何特征,如墙体的垂直度、柱子的高度和直径等。这些几何特征数据是评估古建筑结构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例如,如果发现墙体存在较大的倾斜度,就可能意味着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构建古建筑的三维模型,在模型上进行虚拟的结构分析。可以模拟不同荷载情况下古建筑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评估古建筑在正常使用和遭受自然灾害时的结构性能。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可以监测古建筑结构的长期变形情况。例如,如果发现柱子的直径在一段时间内逐渐变小,可能是由于木质结构的收缩或者腐朽导致的,这就需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激光雷达技术还可以与有限元分析等其他结构分析方法相结合,为古建筑的结构评估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3.3 病害监测预警
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古建筑病害监测预警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应用。对于古建筑表面的病害,如墙体的裂缝、剥落等,激光雷达可以通过定期扫描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数据,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病害的发生位置、发展速度等信息。例如,如果发现墙体裂缝的宽度在逐渐增大,就可以及时发出预警。对于古建筑内部的病害,如木质结构的腐朽,虽然激光雷达不能直接检测到腐朽的程度,但可以通过监测木质结构的几何形状变化来间接判断。当木质结构由于腐朽而发生变形时,激光雷达采集到的数据会显示出相应的形状变化。此外,激光雷达还可以监测古建筑周边环境对古建筑的影响,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古建筑基础的影响。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可能会导致古建筑基础受潮,影响建筑的稳定性,激光雷达可以通过监测古建筑周围地面的高程变化等信息来预警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建立基于激光雷达测绘技术的病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古建筑的病害问题,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争取宝贵的时间。
结束语: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实践探索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其应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古建筑状况,提高保护效率与质量。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技术、拓展应用范围,加强多学科融合,让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古建筑保护,传承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和平.激光雷达技术在城市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中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中国住宅设施,2025,(03):110112.
[2]李钦. 建筑工程测绘中的激光雷达测绘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6):181183.
[3]许璟琳,王鹏.基于单线激光雷达的房屋墙线自动提取方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25,17(01):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