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天平偏载误差检测与多点校准技术改进研究
马广豪 成亚飞 樊沙沙 姜亚楠 刘柄良通讯作者
焦作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 454002
引言
电子天平作为精密测量仪器,在实验室、工业和商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称重位置不同导致的偏载误差问题严重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这种误差在要求高精度的应用场景中尤为突出,可能导致实验数据失真或产品质量问题。本文旨在探讨电子天平偏载误差的产生机理,研究有效的检测方法,并提出基于多点校准技术的误差控制方案。通过系统性的实验验证,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偏载误差检测与校准流程,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了实用方案。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对提高电子天平的实际测量精度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电子天平偏载误差
电子天平偏载误差是指在不同位置加载相同质量时显示值不一致的现象。这种误差主要来源于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响应、机械结构的不对称性以及电磁干扰等因素。当载荷不位于称盘中心时,各传感器受力不均,导致测量值偏离真实值。偏载误差通常表现为系统性误差,其大小与加载位置和载荷质量密切相关。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在称盘边缘区域,偏载误差可达中心位置的 0.1% 以上,这对高精度测量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误差分布往往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为通过校准技术进行补偿提供了可能。偏载误差会直接影响电子天平的测量准确性,使称量结果出现偏差。在科研实验中,偏载误差可能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在工业生产中,偏载误差可能导致物料配比不准确,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医疗卫生领域,偏载误差可能导致药品剂量不准确,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在商业贸易中,偏载误差可能导致计量不公平,损害消费者或商家的利益。
2、电子天平偏载误差检测与多点校准技术改进分析
2.1、偏载误差检测方法
针对电子天平偏载误差的检测,我们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测试方案。首先将称盘划分为多个测试区域,通常采用 5 点法(中心加四个对称点)或 9 点法(中心加周边 8点)进行布点。使用标准砝码在各测试点进行加载,记录显示值与标准值的偏差。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振动等因素。每个测试点应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消除随机误差的影响。我们开发的自动检测系统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偏载误差测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2.2、标准砝码检测法
标准砝码检测法是使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标准砝码,将其放置在电子天平称量盘的不同位置进行称量,通过比较不同位置的称量结果与标准砝码实际质量的差异,来确定偏载误差。首先,将电子天平放置在稳定、水平的台面上,并进行预热和校准;选择合适规格的标准砝码,通常根据电子天平的最大称量和分度值来确定;将标准砝码依次放置在称量盘的四个角和中心位置,分别记录每个位置的称量结果;计算每个位置的称量误差,即称量结果与标准砝码实际质量的差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偏载误差的大小和分布情况[1]。
2.3、最小称量点与零点分析
在执行天平零点误差的检测工作时,面对具备自动零点跟踪功能的天平,直接测量纯零点误差可能并不可行,因为该功能会自动校正微小的零点漂移。因此,检测工作需要转向测量接近零点的示值误差,并标记为 10e[2]∘ 。在此情形下,零点或附近的示值并不适宜选作额外的测试数据点。根据检定规程指引,选取的测试点包括零点,至少应有6 个。除e≤1mg的特定精度等级的天平外,其他类型的天平在计算最小可称量值时,规程中明确以d(实际分度值)替代e作为计算基准。在规程所涵盖的天平中,高精度类及以下等级的天平的最小称量值通常设定在50e以下。当以 e=10d 的比例,并使用 d 进行最小称量值的计算时,得出的最大数值不会超过50d,即 5e,这比 10e的标准还要低。
这表明,天平的零点或接近零点的示值与最小称量值在数值上十分邻近。另外,根据天平操作指南中的线性曲线图,可发现天平在正常操作中呈现稳定的线性特性,不会出现突然的跳变状态,除非有特定的软件调整干预。这说明,在相近测试点间,示值误差极为相近。最小称量值是根据标准规程需要实施检测的关键点。在天平检测过程中,最小称量值的示值误差可用零点误差替代,以防在零点或其邻近区域进行不必要的重复误差检测[3]。
2.4、多点校准技术
多点校准技术是基于电子天平的线性特性,通过在称量范围内的多个点进行校准,建立称量值与实际质量之间的准确对应关系,从而消除偏载误差和其他非线性误差。在多点校准过程中,使用标准砝码或已知质量的替代物,在不同的称量点进行称量,记录天平的显示值,并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校准系数,对天平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根据电子天平的称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校准点。通常,校准点应均匀分布在称量范围内,包括最小称量点、最大称量点以及中间的一些关键点。例如,对于一台最大称量为 200g、分度值为 0.1mg 的电子天平,可以选择 0g、 50g 、 100g 、150g、200g 等作为校准点。校准完成后,使用其他标准砝码或替代物在称量范围内进行验证称量,检查称量结果是否准确;如果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校准操作,直到校准结果满足精度要求为止。记录校准的时间、校准点、校准系数、校准人员等信息,建立校准档案。校准档案对于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4]。
2.5、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多点校准技术通过在多个称量点进行校准,能够更全面地考虑电子天平在不同载荷位置和不同称量值下的性能变化。通过对多个校准点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建立更准确的称量模型,对偏载误差进行有效的修正。在理想情况下,经过多点校准后的电子天平,在不同位置和不同称量值下都能够给出准确的测量结果,偏载误差可以得到显著控制。为验证多点校准技术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三台不同型号的电子天平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前,各天平的偏载误差在 0.05%0.15% 之间。应用多点校准后,所有测试点的误差均控制在 0.01% 以内,精度提升显著。长期稳定性测试表明,校准效果可持续30天以上,期间误差波动不超过 0.005% 。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校准系统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传统的单点校准相比,多点校准将整体测量不确定度降低了约 80% ,充分证明了该技术的优越性[5]。
结束语
本研究系统地解决了电子天平偏载误差问题,提出的多点校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建立精确的误差补偿模型,有效提高了电子天平在不同位置的测量一致性。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效果持久等优点,适合在各种电子天平上推广应用。未来工作将着重于开发更智能的自适应校准算法,以及研究环境因素对校准效果的影响机制。同时,我们计划将该技术扩展到更大称量范围的电子天平,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树兴,闫江素,周崇富,等.药品检测实验室中电子天平的期间核查及其示值误差 的不确定度评定[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23,59(12):74-76.
[2]程林.电子天平示值误差测试点选择问题研究[J].海峡科学,2023,(02):84- 86+95 .
[3] 姜晓路, 马嫣, 闫妍.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天平在线检测的实现[J]. 衡器,2019,48(04):6-12.
[4] 虞 乔 凌 . 提 升 电 子 天 平 检 定 工 作 的 对 策 [J]. 轻 工 标 准 与 质量,2016,(03):37-38.DOI:10.19541/j.cnki.issn1004-4108.2016.03.014.
[5]姜惠萍.浅谈电子天平计量检定的若干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