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苏小娇
雷州市第十二小学 425200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愈发重要。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传统教学难以满足。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潜能,提升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1. 教学目标分层
1.1 基础目标设定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基础目标的设定至关重要。这一目标主要是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字词教学方面,要让学生能够准确读写课本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基本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在语句方面,要学会基本的句式结构,能够正确断句、通顺地朗读课文。同时,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要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信息。这是构建学生语文知识体系的基石,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1.2 提高目标规划
提高目标规划是在基础目标之上,针对有一定语文能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其素养的设计。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仅仅满足于理解文章的表面内容,而是要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学习描写人物的课文时,能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作者通过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在写作上,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主题,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构建较为复杂的篇章结构,如学会运用总分总、倒叙等结构来丰富文章内容。在语言表达上,培养学生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能够用不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提高语言的灵活性。这一目标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突破自我,提升综合能力。
1.3 拓展目标设计
拓展目标设计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例如将同一主题的古代诗词和现代散文进行对比,感受不同时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将语文与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古诗时,了解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同时通过绘画来表现诗中的意境,或者用音乐来诠释诗的情感。
2. 教学方法多样
2.1 情境教学运用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有着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绘的世界中。例如,在教授描写自然风景的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或者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亲身体验角色的情感和经历。在学习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童话场景,让学生在充满童话氛围的环境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情境教学正好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有效方式。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不同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学生组成。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问题,如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可以在小组中发挥引领作用,分享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学习他人的思考方式和学习方法。例如,在小组讨论作文写作时,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提出修改建议。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明白在集体中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合作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3 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去寻找答案。比如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作者、创作背景等相关信息,这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还能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问题,如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尝试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3. 评价方式多元
3.1 过程性评价实施
过程性评价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观察学生的合作能力,包括是否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等。作业完成情况也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从作业的完成质量、书写规范、按时提交等方面进行评价。例如,对于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的修改痕迹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3.2 综合性评价开展
综合性评价是一种全面、系统的评价方式。它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在学习成绩方面,不仅看期末考试成绩,还要结合平时的测验成绩,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波动情况。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听讲专注度、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情况等。作业完成情况涵盖作业的准确性、创新性以及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学习态度则体现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否主动寻求帮助等方面。例如,一个学生虽然考试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课堂上总是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作业也完成得认真且有自己的创意,那么他的综合性评价就会比较高。
3.3 自我评价引导
自我评价引导在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例如,在读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自己是否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掌握了文中的生字词等。在写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如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合理等。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自我评价的标准和模板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施策略的有效运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分层目标、多样方法和多元评价相互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潜力。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完善策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亚洁.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实施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 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大名县大名镇北关小学;,2021:144.
[2]孙荣.试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1 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2021:457-459.
[3]朱福.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策略摭谈[J].考试与评价,2020,(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