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王秀拉
福建省石狮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362700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而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拓宽知识面和提高语文素养的重任。本文将重点探讨“备-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实践应用,分析这一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一、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与理论基础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备课阶段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在教学阶段,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潜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合作探讨和自主学习,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在评价阶段,教师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与有效配合,从而形成一个闭环,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在理论基础上,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通过互动和合作探究,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感和合作性,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在备课时,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需求,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出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力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例如,在教学《小猴子捞月亮》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情境活动,让学生通过模仿猴子的动作,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并通过问答、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寓意。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点。
在教学环节,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知识,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分享阅读感悟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例如,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细节,讨论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学习环节,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等方式,学生可以在集体讨论和互相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对课文的独立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通过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评价环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反馈、小组讨论、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维发展,从而为教学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表达、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调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实践研究与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本文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研究对象为某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研究期间选取了若干阅读教学内容,通过“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首先,在教学前后对比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感表达。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极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增强。最后,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不足,如何进一步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是该模式需要改进的方向。
四、进一步优化“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尽管“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地方。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差异化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其次,评价方式应更加多元化,不仅仅依赖于课后的作业和测试,还应注重过程评价和情感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我学习和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深度。
五、结论
“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有效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进步,未来“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语文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晴晴.UbD 理论视角下小学语文基本字识认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聊城大学,2024.DOI:10.27214/d.cnki.glcsu.2024.000101.
[2]侯 鑫 宇 . 小 学 语 文 循 证 阅 读 教 学 设 计 研 究 [D]. 洛 阳 师 范 学院,2024.DOI:10.27855/d.cnki.glysf.2024.000229.
[3]孙璐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运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4.DOI:10.27230/d.cnki.gnmsu.2024.000196.
[4]张雪笑笑.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单元教学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24.DOI:10.27441/d.cnki.gyzdu.2024.000675.
【本文为 2023 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区域化推进备、教、学、评一体化教研机制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MJYKT2023-005)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