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精度研究
兰天池
沈阳申州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引言:随着电力行业发展,对线路测绘精度要求不断提高。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以其高效、灵活等优势在电力线路测绘中得到应用。但该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精度情况有待深入研究,明确其精度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对电力工程意义重大。
1.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概述
1.1 测量原理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是一种新型的测绘技术,它通过在无人机上搭载多镜头相机系统,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面目标进行拍摄。通常包括一个垂直镜头和多个倾斜镜头。垂直镜头获取正射影像,倾斜镜头获取侧面影像。在测量原理方面,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像点、投影中心和物点之间的共线关系建立起像平面坐标与物方空间坐标之间的联系。多镜头同时拍摄能够获取目标的多视角信息,然后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和摄影测量软件,对这些影像进行处理。例如,通过特征匹配算法在不同影像中找到同名点,再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这些点的三维坐标。在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像片的定向,包括内定向确定相机内部参数,相对定向确定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定向将相对坐标转换为绝对坐标。这种多视角、多影像的测量方式为获取高精度的三维空间信息提供了基础。
1.2 技术优势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具有诸多技术优势。首先,在数据获取方面,它能够快速、高效地获取大面积的地形地貌和地物信息。相比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无人机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覆盖较大的测绘区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它所获取的数据丰富多样。由于多个倾斜镜头从不同角度拍摄,得到的影像不仅包含了目标的顶部信息,还包括侧面等多方面的信息,这使得地物的纹理、形状等特征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展现。对于电力线路测绘而言,这种丰富的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确定电力塔、线路走向等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再者,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无人机可以根据不同的测绘需求,灵活调整飞行高度、航线等参数。在一些复杂地形或难以到达的区域,如山区、河流附近的电力线路测绘,无人机能够轻松到达并进行拍摄作业,不受地形限制。最后,从成本效益角度来看,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相较于大型航空摄影测量设备,其成本较低,包括设备购置、运营维护等成本,同时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也没有那么高,这使得更多的测绘单位和企业能够采用这种技术。
2. 电力线路测绘中应用分析
2.1 应用流程
在电力线路测绘中,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应用流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首先是任务规划阶段,这需要根据电力线路的大致走向、覆盖范围以及测绘的精度要求等来规划无人机的飞行航线。在规划航线时,要考虑到电力线路周围的地形地貌,确保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和拍摄的完整性。例如,避免在高大建筑物或山峰等障碍物附近设置航线,同时要保证航线能够覆盖到所有需要测绘的电力塔和线路段。然后是飞行作业阶段,按照规划好的航线,操作人员操控无人机起飞并进行拍摄作业。在飞行过程中,要确保无人机飞行姿态稳定,各个镜头能够正常工作。这就要求无人机具有良好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控制系统。同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天气状况、风速等,对飞行速度、高度等参数进行适时调整。接下来是数据获取阶段,无人机上的多镜头相机系统按照设定的频率进行拍摄,获取大量的影像数据。这些影像数据包含了垂直影像和倾斜影像,它们是后续测绘工作的基础。数据获取完成后进入数据处理阶段,利用专业的摄影测量软件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处理。包括影像的预处理,如去噪、色彩校正等操作,然后进行像片的定向,如内定向、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等。之后通过特征匹配算法找到同名点,根据三角测量原理计算出点的三维坐标,从而构建出电力线路及其周边环境的三维模型。
2.2 适用场景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电力线路测绘中有多种适用场景。在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阶段,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形地貌数据和电力线路走廊的三维空间信息。通过对测绘区域的全面拍摄和三维建模,可以准确地分析出哪些区域适合架设电力线路,哪些区域存在地形障碍或者需要特殊的设计考虑。在电力线路的建设阶段,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可以实时监控工程进度。通过定期对建设中的电力线路进行拍摄和三维建模,可以直观地对比不同时期的工程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塔基位置是否偏移、线路架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在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阶段,它可以用于对电力线路周边环境的监测。
3. 精度影响因素研究
3.1 飞行参数因素
飞行参数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电力线路测绘中的精度有着重要影响。飞行高度是一个关键的飞行参数。当飞行高度较高时,获取的影像分辨率会降低,因为同样大小的传感器在较高高度下覆盖的地面范围更大,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增大,这会导致地物的细节信息难以准确获取,从而影响测绘精度。例如,在电力塔的测绘中,如果飞行高度过高,可能无法清晰地识别塔上的一些细小部件,如绝缘子等,使得电力塔的三维建模不够精确。相反,飞行高度过低虽然能够提高影像分辨率,但会增加飞行的危险性,同时也会缩小单次飞行的覆盖范围,降低工作效率。飞行速度也是影响精度的因素之一。如果飞行速度过快,相机拍摄的频率可能无法满足要求,导致影像之间的重叠度不够。在摄影测量中,影像重叠度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条件,足够的重叠度才能确保在后续的数据处理中找到足够的同名点进行三角测量。
3.2 影像数据因素
影像数据本身的质量对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精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影像的分辨率直接关系到测绘精度。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地物的细节特征,在电力线路测绘中,对于电力塔、电线等细小目标的测绘更为有利。例如,分辨率为 1cm 的影像能够比分辨率为 5cm 的影像更精确地测量出电力塔上某个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影像的清晰度也是重要因素。如果影像存在模糊现象,可能是由于相机对焦不准、飞行过程中的震动或者天气因素(如雾、霾等)造成的。模糊的影像会导致特征匹配的难度增加,因为难以准确识别影像中的特征点,从而影响到像片的定向和三维坐标计算。影像的色彩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准确的色彩能够帮助区分不同的地物,在电力线路测绘中,例如通过色彩可以更容易地识别出电力塔与周围植被的区别。如果色彩失真,可能会将电力塔误判为其他地物,或者在三维建模时对电力塔的表面材质等产生错误的判断。
结束语:研究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电力线路测绘中有重要价值。明确影响精度的因素并采取相应提升策略,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未来需进一步探索优化,推动该技术在电力线路测绘领域更广泛、更精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 倾斜摄影测量在城市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 测绘通报,2023,45(6):78-83.
[2] 王强. 无人机摄影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及优化方法探讨[J].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4):56-60.
[3] 刘洋. 多源数据融合下的倾斜摄影精度控制技术分析[J]. 遥感信息,2024,39(2):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