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共情的价值及其提升路径

作者

朱桂红

太原市第十二中学校 030000

一、增强师生间沟通,贴近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建立共情的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德育观念

在沟通中,带着共情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开展德育教育,这是共情的第一大价值体现。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其已经具有自我的独立意识以及自我筛选信息、评判对错的能力,但是其能力并未完全成熟,也就是说,现阶段下的高中生比较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所影响,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电子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对高中生产生不正确的引导,侵蚀正确思想。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班级中,通过在共情与交流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开展德育教育、体现共情价值的重要命题。高中班主任可以通过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主动自然地去增强师生间沟通,通过共情与交流,去了解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和趋向,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德育观念。例如,高中班主任在为学生开展班会活动时,想要融入一些互动小游戏,便可以通过私下与学生的交流,去了解学生的喜好,比如询问学生对于“抢答赢积分”和“击鼓传花”这两种不同的游戏方式的偏好,进而在共情的基础上采取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具体而言,高中班主任在完成基本的班级管理任务外,便可以把精力与时间花在对学生的交流上。通过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和共情,可以让高中班主任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发展情况,如其心理状态、情感认知以及基本的道德素养等。例如,教学老师可以每周安排几个同学谈话,从学生最近的表现入手,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认可,并且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询问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二、以小事情作为切入点,换位体会学生心理,在情感沟通中促进学生更好接受德育教育

以小事为切入点,通过换位思考体会学生行为与心理,进而在转换视角中更高效地开展德育教育,这是共情的第二大价值体现。往往,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尽管已经有了借助共情的力量来促进学生德育吸收的意识,但还是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落脚点太广,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并且也没有做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因此,学生在接收德育教育的时候,会出现其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很遥远的错觉,于是便自然而然地提不起重视程度,于是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效果便大打折扣。针对高中生开展的德育教育,需要高中班主任找准切入点,从小事情出发,以小见大换位思考,才能彰显共情的重要价值。

具体而言,高中班主任可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并且在出现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时,换位思考学生的行为,理解与共情后积极以其为反面教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例如,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由于其对自己的要求高、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水平时,在网络上一些良莠不齐的观点引导下,就可能做出作弊等违反了正确德育观念的不诚信行为。如此的行为,高中班主任不仅仅应该严厉制止,并且应该去把握学生行为的心理,找到问题根源,从而在情感渲染中对学生开展相关的德育教育。

三、以情带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师生德育共同发展,携手同行

在生活中,积极做到以情带动,感化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加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这是共情的第三大价值体现。更多的,高中班主任要想将德育教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上,需要以共情力量为撬动支点,致力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班级作风,如此,在良好的班风影响和熏陶下,才能强化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促进学生与老师携手同行,共同进步。如若无法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那么,就算高中班主任积极地开展德育教育,在环境的熏陶下,也很难使得学生真正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风范。

例如,高中班主任在每周的班会课堂上,如若完成了学校布置的班会任务以及交代完毕本月学习目标后剩余时间,便可以利用这些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正能量事迹”活动,将学生分为多组并布置让学生去了解、收集身边近期发生的正能量行为,如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诚信友善等美好品质的体现行为,由于新时代下信息传播迅速,因此也为学生完成此类作业提供了便捷帮助。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此类新闻,让学生去体会此类正能量新闻带来的情感力量,有助于在共情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并且在这种共情过程中,提升对教师的认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促进师生德育熏陶,进而促进师生德育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共情的价值及其提升路径是一件复杂、多层次的事情,其对高中班主任的职业素养有着更高要求。首先,高中班主任要树立增强师生间沟通的意识,致力于去贴近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建立共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德育观念。其次,高中班主任更应该以小事情作为切入点,换位体会学生心理,促进学生更好接受德育教育,最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有助于促进师生德育共同发展,携手同行。

参考文献:

[1] 舒扬 . 高中 班主 任德 育工 作中 共情 的价 值及 其提 升路 径[J]. 教育 文汇,2025,(04):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