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幼儿园班主任管理模式探究

作者

刘秋香

广东省河源市 龙川县直属机关幼儿园 517300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除了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些教师而对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则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的策略。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仍存在着自理能力与规则意识上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力,不利于其长期的发展。

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与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对幼儿园学习与生活的适应能力也不同,有些班主任教师在管理上,更倾向于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可能抑制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兴趣。

不过在教育实践中,许多班主任教师在与儿童家长的互动上,没能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这种有限的家园合作,不仅影响了家长对孩子教育情况的了解,也限制了班主任教师获取家庭教育资源与支持的机会,因此也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革策略

(一)让孩子在参与管理中思考提升

在幼儿教师对儿童的管理工作开展中,确保工作效果的关键,就是儿童的参与性。所以幼儿班主任就可以结合游戏活动等教学内容,渗透管理工作,使每个孩子都能通过游戏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并在实践中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做的更好。在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管理中,以健康为核心的基础保障越来得到重视。而为加强对儿童健康的管理,落实保育工作任务,教师就可以结合“一日生活”的教育环节,设计“小班长”制度,让每个孩子轮流担任,这样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为自己以及他人的健康负责。在担任小班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能通过管理他人与要求自己,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从而主动约束自身行为,并积极配合教师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能够加强孩子们的规则意识,还能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不但如此,在每个孩子都成为“小班长”,参与到一日生活的管理中后,为了鼓励孩子做好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同时也能从同伴的经验中,通过学习取长补短。

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传统文化,设计区角活动,鼓励孩子在管理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思想品质。比如在教室内的阅读区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国学经典内容,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让孩子们在担任小班长的过程中,负责整理书籍、带领大家朗读。在持之以恒的管理工作与国学阅读中,有的孩子甚至能主动将这些优秀品质贯彻到生活中。比如在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后,一些孩子在餐后的水果分享中,学会了谦让;而在学习了“香九龄,能温席”后,孩子们在家中也能体谅父母,主动关心爸爸妈妈。可见,这种结合孩子生活与传统文化的班级管理,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儿童成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在新时代的儿童教育教育中,为了发挥教学优势,使幼儿班主任教师对儿童的管理更具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儿童在园内的学习生活进行记录。比如在幼儿园的生活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环、摄像头等设备,实时监测孩子们的生理指标,以及他们在运动类户外游戏中的行为。这些数据可以被自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形成每个孩子个性化的成长档案。而教师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调节游戏的强度与难度,或者设计阶段性的培养目标,以做到精确化的管理与分层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游戏互动与教学,在园外与儿童展开及时互动。并通过打卡、报数等形式,监督儿童在家庭中的学习与活动情况,从而确保家园教育的连贯性。

(三)丰富家园合作的形式

在充分落实《指南》要求,促进儿童成长与全面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园内资源,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使儿童管理工作能够覆盖到儿童成长的各个领域。所以这就需要幼儿班主任教师与儿童家长,建立起更为紧密且多样化的合作关系。

除了定时定期分享孩子在园内的情况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共同探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教师与家长间的了解,还能使双方在教育理念与方法上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而在实践活动参与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帮助家长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例如在线下活动中,教师设计亲子运动会、阅读会等活动,邀请家长到园内与孩子共同参与。从而增进与亲子之间的感情,帮助家长观察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而在线上活动中,教师则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及时发布园内的教学活动。比如在绘本的趣味阅读游戏中,教师可以将儿童在绘本表演中的视频,通过公众号或者聊天群组的方式,及时发布给家长,让他们及时了解园内教学动态,从而更加信任与支持教师的管理工作。

结语

通过对幼儿班主任教师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在新时期下,教师对儿童的培养与指导内容,不但要关注于儿童的认知能力,也要关注他们的习惯养成与个性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教师不但要改革园内的管理工作形式,丰富教育工作资源,还要结合家园合作模式,发挥家长的助力作用,使幼儿园里工作的进行,对儿童的发展带来持续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 祥燕 . 幼 儿园 一 日 生活 组 织 与管 理 的 “ 四 思四 策 ”[J]. 教 育科 学 论坛,2025,(08):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