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与方法

作者

唐小珍

广东省雷州市第四中学 524200

引言: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关键环节,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探索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与方法迫在眉睫。这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1. 创新教学模式

1.1 多媒体融合教学

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多媒体融合教学具有诸多优势。多媒体可以整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例如,在讲解一般现在时的时候,可以播放一段日常生活的视频,像一家人早晨的活动,通过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如妈妈做早餐(makes breakfast)、爸爸读报纸(reads a newspaper)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教师还能利用多媒体展示语法规则的图表,对比不同时态的结构,使抽象的语法变得可视化。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法学习中。

1.2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注入新活力。将学生分组后,他们可以共同探讨语法问题。比如在学习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时,小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一个学生可能会举例说“我的书包比你的重(My schoolbag is heavier than yours.)”,另一个学生则可以补充“他的书包是我们当中最重的(His schoolbag is the heaviest amongus.)”。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法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小组间的竞争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研究语法内容。

1.3 游戏化教学方式

游戏化教学方式能让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法游戏,如语法填空竞赛游戏。准备一些包含语法空缺的句子,让学生分组竞赛填空。例如“ She ____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学生需要根据语法知识填入“goes”。还有猜单词的语法游戏,教师给出一个单词的词性、时态等语法提示,让学生猜出这个单词。这种游戏化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法,减轻了他们对语法学习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强化实践运用

2.1 情景对话练习

情景对话练习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运用中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如餐厅点餐情景。在这个情景中,学生需要运用正确的语法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 I would like a hamburger and some fries. How much are they?” 这就涉及到了一般现在时、名词单复数以及特殊疑问句的语法知识。通过这样的情景对话练习,学生能够将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也让他们更加明白语法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2 写作实践训练

写作实践训练是强化初中英语语法运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描写人物的作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语法知识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描述人物外貌时,“He has a pair of big eyes and a small nose.”这里用到了

名词单复数和“have”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等语法知识。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语法的准确性,并且学会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和要求灵活运用语法规则。

2.3 口语表达应用

口语表达应用对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意义重大。教师可以组织口语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在演讲中,学生必须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Inmy opinion, r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can broaden our horizons.”这个句子包含了介词短语、一般现在时以及从句等语法知识。口语表达应用促使学生将语法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 激发学生兴趣

3.1 故事引入语法

故事引入语法是激发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兴趣的良好方法。教师可以讲述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在故事中融入语法知识。比如讲述一个关于小老鼠寻找奶酪的故事,在描述小老鼠的动作时,可以用到各种时态。“The little mouse was looking for cheese yesterday.It often looks for food in the kitchen.”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接触到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的用法。故事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语法知识,同时也能加深他们对语法的记忆。

3.2 文化背景渗透

文化背景渗透在激发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英语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当教师讲解某些语法现象时,可以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讲解虚拟语气时,可以介绍西方文化中对假设、愿望等表达的特殊方式与文化习惯。这种文化背景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语法不仅仅是一种规则,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了解文化背景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法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提高他们对语法学习的兴趣。

3.3 个性化教学方案

个性化教学方案对于激发初中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点和学习风格都有所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视觉型的学生,可以多提供一些语法图表、图片等资料;对于听觉型的学生,则可以增加语法讲解的音频内容。同时,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语法任务,如高级语法结构的分析;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从基础语法开始,逐步巩固。这样的个性化教学方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对英语语法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束语: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新思路与方法,为初中英语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创新模式、强化实践和激发兴趣,能有效提升学生语法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持续探索和应用这些方法,将助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出更多优秀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振庆.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困境及优化[J].学周刊,2024,(29):128-130.

[2]凌彤.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研究[D].江苏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