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马江南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大兴乡大兴中学 677599

引言: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能力差异明显,传统教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需求。分层教学法能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为其提供适宜的教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十分必要。

1. 分层教学法概述

1.1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有针对性教学的方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这种分层依据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英语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再将所有学生视为具有相同学习起点和能力的群体。例如,从英语基础来看,有的学生词汇量丰富、语法掌握扎实,而有的学生则可能连基本的单词拼写和简单句型都存在问题;从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重复练习。分层教学法旨在尊重这些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法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轨迹,旨在最大程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中都能获得成就感和进步。

1.2 分层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有诸多优势。首先,它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面临的问题不同,通过分层,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关注词汇积累、基本句型的正确使用等基础内容;而对于有一定基础且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句式结构运用、多样化的表达以及文章的深度和逻辑性提升。其次,分层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下,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因为跟不上教学进度而产生挫败感,逐渐失去对英语写作的兴趣;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能觉得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分层教学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取得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2.1 学生写作能力差异情况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词汇运用方面来看,部分学生词汇量丰富,能够准确地使用多种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在描述人物外貌时,这些学生可以使用诸如“handsome”“graceful”“stunning”等较为高级的词汇,使文章更加生动。而一些学生词汇量有限,只能使用简单的基本词汇,如“nice”“good”等,这使得文章表述较为平淡。在语法掌握上,差异也很显著。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复杂的语法结构,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写出结构严谨、逻辑清晰的句子。例如,“I like reading books which can broaden my horizons.”然而,有些学生在简单的语法点上仍频繁出错,像主谓一致、时态的正确使用等问题不断出现。在写作思路方面,部分学生能够构建出有条理、有深度的文章框架,从不同角度阐述主题。而另一些学生则思维较为混乱,文章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往往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这些差异的产生,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相同内容和进度的教学。这种模式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写作技巧的传授上,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能过于基础,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又难以理解。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教学多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通常以语法正确、单词拼写无误、文章结构基本完整等为主要评价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进步情况。对于那些在创意、独特表达等方面有闪光点的学生,可能因为语法等小错误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而对于一些虽然按照传统标准完成写作任务,但缺乏创新和深度的学生,却能得到较好的评价。

3.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3.1 学生分层策略

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分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是学生的英语基础,包括词汇量、语法掌握程度等。例如,可以通过词汇测试、语法专项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基础进行评估。如果一个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初中阶段大部分词汇,并且语法错误较少,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其基础较好。二是学习能力,这体现在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来判断。例如,在学习新的写作技巧时,能够快速理解并运用到自己写作中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三是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更有动力,也更有可能取得进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参与度等判断其学习态度。基于这些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三层:A 层为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态度积极的学生;B 层为基础一般、学习能力中等、态度较好的学生;C 层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态度需要进一步端正的学生。当然,这种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适时调整分层,以确保分层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3.2 教学目标分层设定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 A 层学生,教学目标应侧重于提高写作的深度和创新性。在词汇运用上,鼓励他们使用高级词汇、习语和短语,如“consequently”“in addition to”等,使文章表达更加精准和丰富。在语法方面,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如非谓语动词、倒装句等,以提升文章的语言质量。同时,在内容创作上,要引导他们从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写出有深度、有思想内涵的文章。例如,在写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时,不仅要阐述基本的环保措施,还要能够深入探讨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对于 B 层学生,教学目标是巩固基础并逐步提升写作能力。在词汇方面,重点是增加词汇量并学会正确运用常用词汇的不同词性和搭配。例如,对于“develop”这个单词,要掌握它的名词形式“development”以及相关的短语搭配“with the development of”等。在语法上,掌握常见的语法结构并能正确运用,如简单的定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在内容方面,要求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阐述主题。对于 C 层学生,教学目标首先是夯实基础。在词汇上,重点是积累基础词汇,确保单词拼写正确,理解基本词义。在语法方面,掌握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结构、一般现在时等。在写作内容上,能够写出简单的、语义连贯的句子,表达基本的想法即可。

结束语: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具有积极成效,能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未来需进一步完善分层教学体系,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持续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莉莎.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英语写作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 校园英语,2024,(33):40-42.

[2]王玉兰.动态顺应理论视角下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4.

[3]苏咏.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4,33(01):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