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应用技术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路径
闫庆燕 李梅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汉威集团 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传统化工生产模式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还产生大量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探索化工应用技术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路径,对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行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艺优化:从源头降低能耗与排放
工艺优化是化工节能减排的核心路径之一,通过改进反应条件、优化流程设计,可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生成。以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技术为例,该技术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直接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打破了传统氯醇法工艺复杂、三废排放量大的局限。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如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及催化剂用量,实现了丙烯消耗降低 1.5% ,废水减排超 98% ,废固减排超 80% 。该技术还通过酸碱系统除杂、加氢精制除杂等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后续处理能耗。
另一典型案例是重庆华峰化工的环己烷一步氧化法制备己二酸技术。该技术通过仿生催化剂的应用,将环己烷转化率提高 60% ,同时实现能耗降低 14% ,每年节约标准煤近2 万吨。其创新点在于将环己烷氧化法与环己烯水合法耦合,使烯法的环己烷作为烷法的原料,形成闭环生产体系,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能源浪费。此外,通过优化精馏装置、调整吸收系统循环量等措施,年节约蒸汽超10 万吨,进一步降低了综合能耗。
工艺优化的实施需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需求,通过实验室小试、中试放大及工业化验证,逐步完善工艺参数。同时,需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如在线红外色谱、AI 智能识别系统等,实现反应过程的精准控制,提升工艺优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设备升级与资源循环利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设备升级是化工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可显著降低动力消耗与热损失。以变频调速技术为例,该技术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实现设备负荷与生产需求的动态匹配,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在空气压缩机控制系统中,变频调速技术与压力、风量监测相结合,实现了按需供风和软启动功能,使电机平均转速下降,轴上扭矩和磨损减少,设备寿命延长,同时节能效果显著。
资源循环利用是化工节能减排的另一重要路径。恒力石化在 PTA 生产过程中,针对氧化单元产生的残渣浆料,投运了世界首套残渣回收系统(R2R 装置)。该装置通过萃取提纯和金属回收分离技术,每年回收苯甲酸近 1.4 万吨、催化剂(CMB)约 3000 吨,不仅减少了固废产生,还实现了资源最大化利用。回收的苯甲酸等副产品市场价值高,可作为化工原料或添加剂销售,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污水处理领域,资源循环利用同样具有广阔空间。恒力石化采用热干化技术,利用热电厂烟气余热对生化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使污泥含水率从 85% 降至 10% 以下,年处理污泥约 1.1 万吨,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同时,通过厌氧处理工艺,将污水处理单元转化为资源回收站,每日沼气产量达30000 至 100000 立方米,年均回收沼气量约为 1.77 万吨标准煤当量,显著减
少了燃煤使用和碳排放。
设备升级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实施需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环境友好性。企业应建立设备更新换代机制,定期评估设备能效水平,及时淘汰落后设备。同时,需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开发高效的废气、废水处理技术,提升资源回收率与产品质量。
三、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减排的精准调控
智能化管理是化工节能减排的新趋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与优化调整。以扬子石化十一循水厂数字化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为例,该项目应用华飞宇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降碳技术,通过管网优化、循环水动力装置优化等措施,将原有的 6 台水泵更换为 6 台高效节能泵,配套进出口管件,并新增增压泵系统。改造后,系统平均节电率为 27.21% ,每年节约电量折合标煤约 4134 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994 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显著。
在智能化管理方面,重庆华峰化工同样走在行业前列。该公司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成了 APC、ERP、PIMS、YMS、LIMS、EAM、智慧安环、产品管理系统、智能巡检等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全局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通过 5G+ 大数据、 5G+ 人工智能、 5G+ 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打造了质检无人送样车、己二酸全自动包装机、在线红外色谱等智慧场景应用项目,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与控制精度。同时,智慧安环管理系统将生产过程控制、信息大数据、应用场景等充分融合,强化了企业对安全、环保、动态风险和应急的实时监管,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有力保障。
智能化管理的实施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能力。同时,需培养一批既懂化工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智能化管理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人才支撑。此外,企业应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提升节能减排的智能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工应用技术中节能减排实施路径包括工艺优化、设备升级与资源循环利用、智能化管理。改进反应条件与流程设计可提升能效、减少污染;采用高效设备与加强循环利用能降低消耗、实现资源最大化;引入物联网等技术可实时监控优化,提升精准性。未来,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将推动化工节能减排前景更广阔。
参考文献:
[1] 钱伯章 , 朱建芳 . 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路径分析 [J]. 化工进展 , 2021, 40(03): 1137-1147.
[2] 刘广青 , 乔瑞 , 李强 , 等 . 化工过程强化与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J]. 化工学报 , 2020, 71(S1): 1-12.
[3] 张香平 , 王蕾 , 张锁江 . 面向碳中和的化工过程节能减排技术[J]. 化工学报 , 2022, 73(01): 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