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

沈海燕

陕西省汉中中学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教学目标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育。如何将宏观的核心素养目标落地于微观的课堂教学,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议题式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剖析。

一、核心素养与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及关联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政治认同”关乎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立场方向;“科学精神”强调求真务实、理性思辨的思维品质;“法治意识”要求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公共参与”则体现责任担当和实践能力。这四者并非割裂存在,而是在复杂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融为一体,要求教学活动必须超越书本,连接社会,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二)议题式教学的特征与优势

议题式教学是指以议题为纽带,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设计序列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特征在于:

1. 议题的思辨性:议题往往没有唯一标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讨论空间,能激发学生思维冲突。

2. 情境的真实性:议题根植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或历史事件,使学习更具意义和代入感。

3. 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分析、辩论、决策的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组织者角色。

4. 过程的探究性:强调通过资料搜集、小组协作、辩论演讲等方式建构知识、生成结论。

二、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教学实践,本文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四步教学模式。

(一)第一步:精准遴选与设计议题

议题是教学的起点和灵魂。一个好的议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导向性: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于教学目标,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思辨性:应包含矛盾冲突或不同观点,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度思考。

3. 时效性: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双减”政策、人工智能伦理、乡村振兴等。

4. 可行性: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堂时间的限制,难度适中,便于展开。

(二)第二步:创设真实多元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议题的载体。教师应利用多种资源,将抽象的议题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参与的具体情境。

1. 视频案例:播放新闻片段、纪录片等,提供直观感受。

2. 文本资料:提供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新闻报道、数据报告等,训练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3. 模拟场景:创设听证会、辩论赛、新闻发布会等模拟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化体验。

(三)第三步:设计序列化的探究活动

活动的设计应遵循“导入 - 探究 - 升华 - 践行”的逻辑,环环相扣,引导思维层层深入。

1. 自主预习:发布议题和资料包,让学生提前思考,形成初步观点。

2.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部分工协作,梳理资料,整合观点,准备展示。

3. 集中研讨辩论:课堂核心环节,各小组展示成果,进行质疑、补充和辩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讨论走向深入。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不同观点,达成共识,构建系统化的知

识体系,并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第四步:贯穿始终的价值引领

这是议题式教学的“安全阀”和“导航仪”。教师必须时刻把握课堂方向,防止讨论偏离主题或走向价值误区。当学生出现片面或偏激的观点时,教师不应简单否定,而应通过追问、提供反面案例、引导学习权威论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自我修正,实现价值观念的自主建构和有效认同。

三、教学案例与实践反思: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与感悟》为例

(一)教学案例实施

1. 议题:“全过程人民民主”离我们远吗?——探寻身边的民主实践。

2. 情境创设:播放某小区成功加装电梯的新闻视频,展示业主微信群讨论记录、社区协调会会议纪要、最终解决方案等真实材料。

3. 活动流程:

【导入】观看视频,感受加装电梯过程中的矛盾与协商。

【探究】分组扮演业主(赞成与反对方)、社区干部、物业代表,基于材料准备各自的观点和诉求。

【辩论】模拟召开社区民主协商会,各方陈述、辩论、妥协、寻求共识。

【升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流程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哪些环节?如何理解“全过程”的含义?这与西方的“投票民主”有何本质区别?

【践行】布置实践作业:调研自己所在社区的一项公共事务,并尝试提出一份合理化建议。

(二)实践效果与反思

该案例通过一个贴近生活的“小切口”,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主题”。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制度自信(政治认同),锻炼了沟通协调与理性表达能力(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也明确了解决问题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法治意识)。

反思挑战与对策:

1. 挑战一:课堂时间把控难**。对策:精心设计活动流程,明确各环节时间节点;部分前置性学习任务可在课前完成。

2. 挑战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对策:合理分组,明确组内分工;采用随机提问、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全员参与。

3. 挑战三: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对策:教师需从“讲授者”转变为“设计师”、“引导者”和“点评者”,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议题式教学为高中政治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通过巧设议题、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使政治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成为了启迪智慧、涵养品格、引领价值的生动实践。当然,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沈雪春. 议题式教学简论[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 王锦飞 . 议题式教学在培养政治认同素养中的运用研究 [J]. 教学与管理,2021(15)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