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效果研究
程媛
隆尧县山口校区齐村小学 055350
引言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语言习得特点表现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情感参与度高。与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相比,合作学习通过创设互动情境、鼓励小组协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语言实践平台。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更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在完成任务、交流观点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和内化所学语言,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的转化。合作学习尤其适合小学英语课堂,因为它既能满足学生表达与交流的心理需求,又能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不仅关注语言本身的掌握,还强调学习方法、思维品质和团队精神的培养。本文将围绕小学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特点、实施策略、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案例,探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特征与优势
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是学生通过小组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具有一定挑战性和交际性的学习任务。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主要特征包括: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强调成员间平等交流和互相支持;以任务为驱动,确保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和表达的机会;以真实交际为目标,通过模拟对话、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形式促进语言使用。这种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频率的口语表达机会,避免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回答问题的局面。同时,小组内部的互动可以降低学生在使用英语时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输出,从而增加使用的自信心。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合作学习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任务驱动的合作活动,学生需要听取他人观点、进行语言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一过程同时训练了听、说、读、写各方面的技能。此外,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团队意识,让语言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可以灵活利用多媒体资源、情境创设和跨学科主题,使语言实践更贴近真实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施策略
在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师需要从课堂目标、任务设计、分组方式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安排。首先,课堂目标要明确,既要涵盖语言知识的掌握,又要突出语言运用的能力培养。例如,在“听说结合”的活动中,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理解并说出句型,还要能在情境中自如地使用。其次,任务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让学生在努力中获得成就感。任务内容可包括对话编排、情景表演、信息传递等,确保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频繁使用目标语言,并引导他们在交流中主动调整与改进表达。
在分组方式上,应考虑学生的性格、能力差异和语言水平,使小组内形成优势互补。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带动低水平学生,促进共同进步。评价机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语言使用的频率与准确度,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来进行综合判断。教师应在课堂中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及时提供词汇提示、语法纠正和表达建议,帮助学生解决交流障碍,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三、案例分析:以 Unit 2“This is my school”课堂活动为例
在“Unit 2 My school — This is my school”这一课中,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掌握句型“This is…”并能在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师在合作学习环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校园不同区域的图片,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要求学生相互介绍图片中的场景。例如,A 学生说:“This is myclassroom.”,B 学生回应并补充:“This is my library.”,然后交换角色继续练习。通过小组互问互答,学生能够在真实交流中反复使用目标句型,逐渐熟练掌握表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当学生遇到表达困难时,教师可提供关键词提示,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交流任务。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入计时赛、小组评分等元素,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种合作形式不仅让学生在互动中积累语言使用经验,还培养了他们的倾听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相比单纯的个别问答,这种小组合作活动显著增加了学生的语言输出量和使用频率,也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建立起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
四、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实际效果
通过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往往会有明显提升。首先,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增强。合作学习提供了低风险的交流环境,学生在小组内犯错不会产生过大心理压力,因而更愿意尝试使用新词汇和句型。其次,语言的流利度和准确性逐渐提高。在多次重复与交流中,学生能够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输出,使表达更加自然、准确。再次,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加强。在合作活动中,学生需要倾听同伴的表达并作出回应,这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
此外,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积极影响。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激发了长期学习英语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培养了学生在交流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情境下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长期观察表明,经常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在综合语言运用、课堂参与度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等方面均有持续提升。
结论
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合作学习通过提供丰富的交际机会、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以“Unit2 This is my school”为例,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和小组互动显著提高了学生使用目标句型的频率与熟练度,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未来,小学英语教学应在充分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并结合信息化工具与跨学科资源,使语言学习更加高效、有趣和富有成效。同时,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将合作学习的过程性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其在小学英语教育中发挥更加长远和系统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珍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23(01):47-51.
[2] 房经艳 . 浅谈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 [J]. 新课程研究 ,2021,(19):69-70.
[3] 支瑛瑛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教育界 ,2024,(2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