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

作者

董强

甘肃机械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1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的原则

1.1 安全优先原则

房屋建筑施工中,安全是首要考虑因素。制定施工计划、安排流程及决策时,要将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健康放首位。如选施工设备和材料,不能只考虑成本,要优先选质量可靠、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当安全与进度、成本等目标冲突时,应优先保障安全。例如,恶劣天气下高空作业有极大安全风险,须立即停止,待天气允许再恢复。

1.2 预防为主原则

预防在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起着关键作用。需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风险预警机制,预先识别并评估施工安全隐患,实施预防举措以消除或降低风险。例如,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排查并整改坍塌、触电、火灾等方面的隐患。与此同时,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识别并有效应对安全风险。此外,定期对施工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与检测,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1.3 全员参与原则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并非仅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而是涉及施工各参与者,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施工人员。建设单位需提供安全资金,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施工单位要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监理单位要严格履职,监督检查施工安全问题。施工人员应积极参与安全管理,遵守制度,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处理隐患。只有全体共同参与努力,才能实现施工安全目标。

2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套健全且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达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基础支撑。首先,应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从项目经理至一线作业人员,均需明晰自身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任务与责任。例如,项目经理需全面统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与规划;安全管理人员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察觉并解决安全问题;施工人员需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与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其次,要构建并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展开全面的安全检查,涵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以及季节性检查等。日常检查由施工班组与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主要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备、施工人员是否遵守安全规定等;专项检查针对特定的施工环节或安全问题实施,如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季节性检查则依据不同季节的特性,如夏季的防暑降温、冬季的防寒保暖等开展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需即刻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以及整改举措,确保隐患得以及时消除。再者,完善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亦十分关键。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即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公司级培训内容为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和安全目标;项目级培训讲解现场安全风险、操作规程以及应急措施;班组级培训结合施工任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此外,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演练等活动,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2.2 加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对于基坑工程,要根据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加强对边坡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变形等安全问题。同时,要做好基坑的排水工作,防止基坑积水导致边坡失稳。对于脚手架工程,要选用质量合格的脚手架材料,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设。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剪刀撑等杆件的间距和连接方式都要符合设计标准,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严禁超载使用。此外,模板工程也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模板的支撑体系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各种荷载。在模板拆除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时间进行,防止过早拆除模板导致结构变形或坍塌。此外,施工用电和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也不容忽视。施工用电要采用 TN-S 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确保用电安全。施工机械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3 强化安全监督管理

为保障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有效施行,需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一,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督促施工单位严格依照安全管理标准开展施工活动,要求监理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监理职责。建设单位需定期组织安全检查与评估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其二,监理单位应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监理,严格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等。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行为,应及时下达监理通知单,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若施工单位拒不整改,监理单位需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此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加大对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与抽查,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施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同时,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诚信体系,将施工单位的安全业绩与企业信誉、市场准入等相关联,推动施工单位自觉强化安全管理。

2.4 推进信息化安全管理

伴随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化安全管理于房屋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借助构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达成对施工安全的实时监测与动态管控。此系统可整合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等功能,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在任意时间、地点查看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例如,运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的重点区域与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测,及时察觉并制止违规行为。安全监测系统可对基坑、脚手架、建筑物等的变形、沉降等情况开展实时监测,一旦超出预警值,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施工人员的位置信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可迅速且精准地定位被困人员,提升救援效率。此外,还可利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房屋建筑施工进行模拟与优化。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预先分析与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举措。同时,BIM 技术还能够实现各参建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3 结语

实施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既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也是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明确原则、落实措施、强化监督,可减少安全事故,提高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未来,随技术进步和管理理念更新,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将向智能化、精细化发展,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基。同时,各方应关注新问题、新挑战,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彦龙 .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07):131-133.

[2] 朱文革 . 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实施建议 [J]. 大众标准化,2024,(1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