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考文言文近几年命题样态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作者

张彩辉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 462600

一、引言

高考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指挥棒,其命题方向和特点对中学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考查学生对古代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文言文命题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深入分析这些命题样态,并结合部编版新教材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和应试能力。同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也能让教学和备考更具前瞻性。

二、近几年高考文言文命题样态分析

(一)文本选择

1. 题材多样化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文本的题材日益丰富,涵盖了人物传记、史事评论、书信、序跋等多种类型。例如,2023 年全国甲卷的文言文阅读选取了《隆平集·儒学行义》中关于周尧卿的传记,通过讲述周尧卿的生平事迹,展现其为人、治学等方面的品质。这种人物传记类文本一直是高考文言文选材的热门,因为它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事件发展、人物品质等方面的理解。

又如,2022 年新高考Ⅰ卷选用了《战国策·魏策三》中“秦将伐魏”的相关内容,属于史事类文本,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人物决策以及事件发展脉络的把握。不同题材的文本能够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避免选材的单一性。

2. 与教材关联紧密

部编版新教材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高考文言文命题也与之相呼应。例如,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古代经典作品,高考命题会从这些经典作品的作者、相关历史事件或同类题材中进行选材。如教材里有《史记》的相关篇目,高考可能会选取《史记》中其他人物的传记作为阅读文本,让学生在熟悉的作者和文体背景下进行阅读理解,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强化了教材的重要性。

(二)题型设计

1. 断句题

断句题是高考文言文常见的题型之一。它要求学生根据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准确判断句子的停顿位置。例如,2021 年全国乙卷的断句题:“而既知其不可 / 复何道 / 居位五年 / 卒以轻去 / 就其罪何如 /”,学生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词语的搭配以及文言虚词的用法来进行断句。这种题型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语法和语义的把握能力。

2. 文化常识题

文化常识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如 2020 年新高考Ⅱ卷中,考查了“京师”“状元”“上元”等文化常识。“京师”是古代对国都的常见称呼,“状元”是科举制度中的第一名,“上元”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这些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政治、科举、民俗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有广泛的知识积累。

3. 内容分析题

内容分析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2023年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中,有一道题要求学生分析作者对某个人物的态度,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文本,从作者的用词、描述等方面进行推断。这类题型需要学生深入文本,把握细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倾向。

(三)考查重点

1. 基础知识

高考文言文命题始终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例如,文言实词的考查会涉及到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如“走”在古代常表示“跑”,与现代汉语的“行走”含义不同;词类活用如“臣活之”(使动用法,“使……活”)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考查重点,如“之”“而”“以”等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 理解与鉴赏能力

除了基础知识,高考还注重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包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写作手法的鉴赏等。例如,分析一篇人物传记中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或者鉴赏一篇史事评论的论证思路和逻辑结构。这种能力的考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养和

审美水平。

三、部编教材文言文编排特点及对高考命题的影响

(一)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特点

部编版新教材中的文言文编排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从先秦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到唐宋的诗词散文,涵盖了各个时期的经典作品。例如,必修上册选入了荀子的《劝学》,这是一篇典型的诸子散文,通过比喻论证等方法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必修下册选入了司马迁的《鸿门宴》,展现了楚汉相争时期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教材按照文学史的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文言文。

(二)教材对高考命题的影响

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参考。高考可能会选取与教材同类题材、同作者或同主题的文本进行考查。例如,教材中有关于古代名人志士的传记,高考可能会选择另一位古代名人的传记作为阅读文本,考查学生对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文化常识等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范围。例如,教材中对古代官职、礼仪等方面的介绍,在高考文化常识题中可能会有所体现。

四、高考文言文命题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一)文本选择更趋多元化和深度化

未来高考文言文文本的选择可能会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的经典文学作品,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小众但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的文本。例如,一些古代的哲学著作、科学文献等可能会进入命题者的视野。同时,文本的难度可能会有所增加,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对复杂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二)题型创新与综合考查

题型可能会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例如,可能会出现一些融合多种知识点的题型,如将文化常识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题目,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文言文文本进行创意写作等。此外,主观题的比重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结论

高考文言文命题在文本选择、题型设计和考查重点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近几年命题样态的分析,结合部编版新教材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文言文命题与教材教学紧密相关。未来,高考文言文命题将朝着多元化、创新化、与现实结合以及强化思维品质考查的方向发展。教师应根据这些趋势,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以更好地应对高考的挑战。同时,学生也应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积累,提高自身的文言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以“言”解“文”, 促进文言深度学习——《鸿门宴》教学设计 [J]. 华乐菲 . 中学语文教学 ,2022(12)

[2] 指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单篇文言文教学路径[J]. 谢鹏. 语文教学之友 ,2022(07)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三新”背景下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的深度研究

课题批准号:2025YB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