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邓永超
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中心学校
引言
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反映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变式训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形式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1、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变式训练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写作任务,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变式训练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任务,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挑战自我,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2.1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写作技巧、分析范文等。这种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2 学生写作兴趣不高
由于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写作任务枯燥等原因,许多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他们认为写作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写作,缺乏内在的写作动力。
2.3 写作能力提升缓慢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缓慢。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模仿范文,缺乏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和对内容的深入思考,写出的文章缺乏个性和新意。
3、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
3.1 内容变式
3.1.1 主题拓展
教师可以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个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例如,在教授“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倡议书,也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为环保所做的一件小事的记叙文,还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未来环保城市的想象文。通过主题拓展,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深入了解主题,丰富写作内容。
3.1.2 情节改编
教师可以提供一篇范文,让学生对范文的情节进行改编。例如,改变故事的结局、添加新的情节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改编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3.2 形式变式
3.2.1 文体转换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种文体转换为另一种文体。例如,将一篇记叙文转换为说明文,将一篇议论文转换为书信等。通过文体转换,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2.2 媒介改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字形式的内容转换为其他媒介形式,如漫画、海报等。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些媒介形式进行写作,如为漫画配上文字说明、为海报写宣传语等。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3.3 评价变式
3.3.1 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学生根据写作要求,对自己文章的内容、结构、语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3.2 同伴评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阅读对方的文章,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同伴评价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文章,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他人的写作优点。
4、实证研究
4.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华东地区某公立初级中学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样本,班级人数分别为 42 人与 40 人,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及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经前测评估,两班在写作基础能力上保持均衡。实验班实施基于变式训练的写作教学干预,教学设计涵盖内容重构、文体迁移与多模态表达等策略;对照班沿用常规写作教学流程,以范文模仿与语法修正为核心。
4.2 研究过程
教学实验持续 16 周,每周安排两课时写作训练。实验班围绕主题单元开展叙事改写、说明转换、图文互译等多样化任务,强调思维参与与表达形式的灵活性;对照班则侧重段落结构与语言准确性训练。实验前后分别进行统一命题的写作测试,评分依据中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采用双盲制赋分。同时通过Likert 五点量表问卷采集学生写作动机与态度变化数据。
4.3 研究结果
后测数据显示,实验班写作成绩均值提升达 3.7 分(满分 15),显著高于对照班的 1.9 分增幅( ⋅p⟨0.05⟩ )。质性分析表明,实验班学生在语篇连贯性、表达多样性及创意呈现方面表现更优。问卷反馈亦显示其实验班写作自我效能感与课堂参与度明显增强。数据印证变式训练不仅强化语言输出质量,亦在深层次激发学习主体性,为写作教学提供可操作的革新路径。
结论
将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内容变式、形式变式和评价变式等实践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实证研究也证明了变式训练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变式训练的应用策略,不断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菊花 . 变式训练融入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24,(12):49-53.
[2] 袁金波 . 新核心素养下英语读后续写在高中课堂上的落实 [J]. 英语画刊 ( 高中版 ),2021,(27):54-55.
[3] 何淑娟 . 高中生思维能力提升视角下英语读后续写的追问策略 [J]. 英语画刊 ( 高中版 ),2020,(3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