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研究
刘敏
身份证号码:420281199304272020
1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1.1 设计阶段的精准把控
在建筑节能工程中,设计是源头。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朝向、周边环境等因素,运用先进的节能设计理念。比如,合理规划建筑的体型系数,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降低热量的散失。同时,选用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对于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以门窗为例,采用断桥铝合金窗框和中空玻璃,能有效阻挡室内外热量的传导,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
1.2 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
施工阶段作为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建筑的核心环节,至关重要。施工单位需构建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以保障其熟练掌握节能施工的技术要领。在施工进程中,应严格依照设计要求与施工规范开展作业,加强对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检验工作。例如,对保温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性能参数进行严格检测,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与此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察觉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每个施工环节均符合节能标准。
1.3 材料设备的优质选用
高品质的材料与设备是保障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在材料采购阶段,需挑选信誉优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对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实施严格的进场检验,核查其质量证明文件、性能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除保温隔热材料与门窗外,还应着重关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空调系统等的选用。例如,采用 LED 照明灯具,因其具备低能耗、长寿命的特性,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照明能耗;选用节能型空调,通过对制冷制热循环系统进行优化,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4 验收环节的严谨细致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后,验收工作作为保障工程质量达标的关键环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验收人员需严格依照相关标准与规范,对建筑节能工程展开全面且细致的检查。检查内容不仅涵盖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对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的审查。例如,核查保温层厚度是否契合设计要求,门窗气密性能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同时审核节能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材料检测报告等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针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工程满足节能标准要求。
2 建筑节能检测的关键技术
2.1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技术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作为建筑节能性能评价体系中的关键参数之一,其数值大小直接反映了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优劣。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热工性能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热流计法和热箱法两种主要测试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测量围护结构两侧的温度差和热流密度,然后依据传热学基本理论计算出传热系数值。热流计法作为一种传统的现场检测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是在待测围护结构的内外表面分别安装高精度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连续记录热流密度和温度数据。经过至少 72 小时的持续监测和数据采集后,利用傅里叶导热定律等热传导方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出传热系数值。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在于设备便携、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检测。但其局限性在于需要较长的测量周期,且测量结果容易受到室外气象条件、太阳辐射、风速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导致测量精度相对较低。相比之下,热箱法则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该方法需要将被测围护结构的标准试件安装在特制的热箱和冷箱之间,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维持热箱和冷箱内恒定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模拟建筑物实际使用时的各种工况条件。在达到稳定传热状态后,利用高精度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试件的热流量,结合两侧温差计算传热系数。热箱法的突出优势在于测试条件可控性强,能够准确反映围护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传热性能,测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然而,这种方法需要专门的实验室环境和高精度设备,测试成本较高,且试件的制作和安装过程较为复杂,测试周期也相对较长。
2.2 空调系统能效检测技术
空调系统是建筑能耗的大户,其能效水平直接影响建筑的节能效果。空调系统能效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对制冷机组、水泵、风机等设备的性能检测,以及对整个空调系统的能效比、制冷量、制热量等参数的测量。对于制冷机组,通常采用性能试验台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制冷量、输入功率等参数,计算出制冷系数(COP),评估其能效水平。水泵和风机的检测则主要关注其流量、扬程、功率等参数,通过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判断其运行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系统的能耗分布和运行状况,找出节能潜力点,提出优化改进措施。
2.3 照明系统节能检测技术
照明系统的节能检测主要围绕照明设备的光通量、发光强度、照度等光学参数以及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展开。通过使用光度计、功率计等仪器,测量不同区域的照明效果和能耗情况。对于室内照明,要检测其是否满足相应的照明标准要求,同时评估照明灯具的节能性能。例如,对比传统的白炽灯和节能型的 LED 灯,在相同的照度要求下,LED 灯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低的能耗。此外,还可以检测照明控制系统的功能,如智能调光、感应控制等,确保照明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亮度,实现节能目的。
2.4 可再生能源利用检测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理念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等。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的检测主要是评估其能源转换效率和实际运行效果。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例,需要检测光伏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发电量、输出功率等参数,以及逆变器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对于太阳能热水系统,要检测集热器的集热效率、水箱的保温性能等。地源热泵系统则需要检测地下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热泵机组的能效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检测和分析,评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节能效果和可靠性,为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3 结语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的研究,不仅是对技术手段的探索,更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践。通过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施工管理、优质的材料设备选用以及全面的验收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节能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先进的检测技术为评估建筑节能效果提供了可靠依据,使节能措施的实施更加精准和高效。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显著改善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负担,为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节能领域仍需持续创新和完善,以应对新的挑战和需求。
参考文献:
[1] 杨坤 .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研究 [J]. 城市建设,2025,(08):53-55.
[2] 闫海红 .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研究 [A] 第二届智能工程与经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 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江西省工程师联合会,2025 :3.
[3] 邹贤娣 . 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研究 [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4,(08):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