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沈蓉
淮安市洪泽区高良涧水利中心服务站 江苏省淮安市 223000
1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特点
1.1 资源节约性
绿色施工理念强调水利工程建设中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在水资源上,优化施工工艺和水循环利用系统,减少浪费,如设雨水收集装置,用于降尘、设备清洗等。在建筑材料使用上,优先用可回收、可再生材料,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率,如采用新型可重复使用模板体系,减少传统木材模板使用。
1.2 环境友好性
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绿色施工理念致力于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避免对周边的动植物栖息地造成破坏。例如,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尽量减少对河道内水生生物的干扰,设置鱼道等设施,保障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洄游通道。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防止对周边土壤、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1.3 可持续发展性
绿色施工理念注重水利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确保工程在建设完成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不对未来的资源和环境造成过度压力。例如,在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中,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此外,还会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水利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1.4 社会和谐性
绿色施工理念强调水利工程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施工中,考虑周边居民利益需求,采取降噪、防尘等措施,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同时,与当地政府、社区和居民沟通交流,争取支持理解。如建设中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此外,工程建成后能提供防洪、灌溉、供水等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要点
2.1 施工前期规划与设计中的绿色理念践行
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的规划与设计阶段,绿色施工理念的融入至关重要。首先,要对工程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且深入的调查。详细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动植物种类及分布等信息,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最大程度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比如,在确定水利工程的选址和布局时,应尽量避开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和迁徙路线。若无法避免,则需要制定专门的生态保护方案,如建立生态廊道、设置栖息地补偿区域等。在设计水利枢纽建筑物时,要充分考虑其对水流生态的影响,通过优化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使水流能够保持自然的流动状态,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材料的选择上,也要秉持绿色环保的原则。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如采用回收钢材、再生混凝土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降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此外,还应考虑材料的运输距离和方式,选择距离工程地点较近的供应商,采用环保型的运输工具,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2 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措施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体现。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例如,设置雨水收集装置,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施工现场的降尘、绿化灌溉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用,如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冲洗废水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再次用于混凝土搅拌。在能源管理方面,要采用节能型的施工设备和工艺。优先选用电动设备代替燃油设备,减少燃油的使用和尾气排放。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序,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避免设备空转造成能源浪费。例如,采用智能化的施工设备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调配设备。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加强对施工噪声、粉尘和废弃物的管理。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设置隔音屏障,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和野生动物的影响。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定期洒水降尘,减少粉尘污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存放和处理,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要及时回收利用,不可回收的废弃物要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理。
2.3 施工技术创新推动绿色施工发展
为了更好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践行绿色施工理念,需要不断进行施工技术创新。一方面,可以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生态友好型施工技术。例如,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在护坡工程中种植植被,利用植被的根系固土护坡,不仅能够提高护坡的稳定性,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采用水下生态修复技术,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水下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4 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构建完善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是保障绿色施工理念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得以有效践行的关键要素。其一,需明晰各参建单位在绿色施工方面的职责。建设单位应将绿色施工纳入工程建设的整体目标范畴,于招标文件及合同里明确规定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施工单位需拟定详尽的绿色施工方案,并严格依照该方案组织开展施工活动。监理单位要强化对绿色施工的监督与检查工作,确保各项绿色施工举措得以切实落实。其二,要构建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程中的绿色施工成效展开全面、客观的评估。评价指标应涵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施工技术创新等维度的内容。通过定期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工作,及时察觉问题并实施改进举措,持续提升绿色施工水准。最后,需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认知与技能素养,促使其自觉遵循绿色施工的要求与规范。借助培训,使施工人员明晰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与具体方法,掌握新型绿色施工技术与工艺,为绿色施工的顺利推进提供人力支撑。
3 结语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不仅是对传统施工模式的优化升级,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化的绿色施工措施,能够有效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综合价值。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绿色施工理念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行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经验总结,推动绿色施工从理论走向更深层次的实践,最终形成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标准化体系,为全球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薛金良 . 绿色施工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践与创新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4):214-216.
[2] 梁慎强 . 绿色理念下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 [J]. 绿色中国,2025,(08):142-144.
[3] 魏莉 . 绿色节能理念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 [J]. 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24,(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