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
魏永胜
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培训中心 甘肃省华亭市 744100
1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技术研发进展
近年来,我国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众多科研机构和煤炭企业联合攻关,在智能开采系统的关键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在智能感知技术上,通过研发高精度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煤矿井下的地质条件、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为后续的开采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同时,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感知到的信息自动调整开采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开采过程的精准控制。
1.2 装备应用情况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先进的智能化开采装备被应用到煤矿生产中。以采煤机为例,智能化采煤机具备自动调高、记忆割煤等功能,能够根据煤层的厚度和硬度自动调整截割高度和速度,大大提高了采煤效率和质量。此外,智能掘进装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能够实现快速、精准的巷道掘进,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安全风险。在运输环节,皮带运输机的智能化改造使得煤炭运输更加高效、稳定,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皮带的跑偏、撕裂等故障并进行自动处理。
1.3 人才培养状况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和课程,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这些课程涵盖了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了全面的智能化开采技术知识体系。同时,煤炭企业也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技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现有员工的智能化开采技术水平,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
1.4 政策支持力度
国家对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推动其发展。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科研项目支持等方面。例如,对于采用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煤矿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同时,在科研项目方面,政府加大了对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此外,政策还鼓励煤矿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未来展望
2.1 技术创新持续深化
未来,煤矿井工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将在既有基础上持续创新。智能感知技术将朝着高精度、广覆盖的方向演进。传感器不仅能够更为精确地获取井下地质状况、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还能实现对更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诸如瓦斯浓度、湿度、温度等细微变化,从而为安全生产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撑。智能控制技术亦将进一步升级,引入更为先进的算法与模型,实现开采设备的自适应调控。例如,采煤机可依据实时的煤层变化以及设备运行状况,自动优化截割路径与参数,提升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智能化开采系统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与学习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中迅速做出最优决策。
2.2 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智能化开采装备将持续进行升级换代。采煤机、掘进机等核心装备将具备更高水平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未来的采煤机有望实现完全无人化操作,借助远程控制与自主导航技术,于井下自动完成采煤任务。智能掘进装备将具备更为强大的地质探测与自适应掘进能力,能够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自动调整掘进参数与方式,提升巷道掘进的速度与质量。运输装备亦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皮带运输机可能实现智能编队与协同运输,根据煤炭产量与运输需求自动调整运输速度与路线,降低能源消耗与设备磨损。此外,智能化的辅助装备,如通风设备、排水设备等,也将实现自动化控制与远程监测,提高矿井的整体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2.3 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随着行业对智能化开采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高校和职业院校将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课程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除了现有的煤矿开采、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科学等领域,还将增加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新兴领域的内容。同时,企业将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企业内部的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也将更加常态化和系统化,不仅注重技术知识的传授,还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智能化开采技术人才队伍。
2.4 政策引导与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国家政策将持续发挥引导效能,助力煤矿井工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进步。政策将更着重于产业生态的搭建,激励煤矿企业、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商等各参与主体开展协同合作。未来有望出台更多政策,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创新,推动智能化开采技术的集成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与此同时,政策还将强化智能化开采技术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工作,以保障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产业生态方面,将形成一个以智能化开采技术为核心,涵盖设备制造、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煤矿井工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的进步,实现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5 绿色与安全开采深度融合
未来煤矿井工矿智能化开采将更加注重绿色与安全的深度融合。在绿色开采方面,智能化开采技术将有助于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通过精准的开采控制和资源回收技术,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矸石排放和土地破坏。同时,智能化的通风、排水等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在安全开采方面,智能化技术将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实时的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当瓦斯浓度超标时,通风设备可以自动加大通风量;当巷道出现坍塌风险时,支护设备可以自动加强支护力度。此外,智能化的应急救援系统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制定救援方案并实施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结语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与变革的关键时期。通过对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要实现全面智能化开采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研发的深度与广度、装备可靠性和适应性、人才培养的速度与质量,以及政策支持的持续性与协调性等。因此,煤炭行业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并注重绿色与安全的协同发展。只有通过多方协同努力,才能推动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迈向更高水平,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马广伟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5,(05):112-114.
[2] 李立社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5,(03):159-161.
[3] 徐士鹏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 [J]. 冶金与材料,2024,44(05):187-189.
[4] 张闯,张超力,崔涛,武国旺,王志红 . 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展望 [J]. 能源与节能,2024,(01):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