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草莓定植及根腐病防控技术

作者

郑海超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1 定植技术

1.1 定植时间的确定

① 避免大风天气移栽定植。草莓生长需要稳定的阳光、水分和养分,大风会影响植株生长,特别是容易导致茎叶光合作用减弱而枯萎。 ② 避开高温强日照天气移栽定植。草莓对温度要求稳定,适宜定植温度在 15C22C ,温度过高会限制其生长。 ③ 不宜在降温雨天移栽定植。突然降温会降低草莓苗成活率,雨天土壤松软也不利于移栽后成活,容易造成植株倒伏,因此应避免在降温或雨天进行移栽。 ④ 提倡早栽有利于管理。具体定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决定,以北方为例,过晚定植会遭遇低温天气,不利于草莓生长,因此北方地区通常选择 910 月进行草莓幼苗定植,此时的气温和湿度条件更有利于草莓成活。

1.2 种苗准备

育苗的第一步是要获得较多而健壮的匍匐茎苗,种苗应该以脱毒苗为主,因为脱毒苗恢复了原有的种性,品种纯正、长势旺盛、匍匐茎发生得多而壮。其次,可选 1 年生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具备 4 叶以上、根系发达的新茎植株作为繁苗母株。(1)选品种。当前国内较好的草莓品种有章姬、隋珠、艳丽、脱毒丰香、佳红、红丰、幸香、宁玉、红袖添香、妙香7 号、红颜、甜查理、天仙醉、太空2008、京藏香、美香莎、鬼怒甘、春香、佐贺清香、晶玉、雪里香、女峰、桃熏、淡雪和白雪公主等。(2)选母株。繁育母株应该选择脱毒原种苗、一代苗,或上一年预留的、品种纯正、具备 4 叶以上的、茎粗不低于 0.6cm 及须根不低于6 条的无病健壮苗。

1.3 地块准备与土壤改良

草莓适宜在疏松透气、排灌良好、pH 值 5.5-6.5 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地块需提前 1-2 个月准备:(1)地块选择:避免连作地块(连作易导致土壤病原菌积累,增加根腐病发病风险),优先选择前茬为水稻、玉米等非茄科作物的地块;设施种植需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场地,防止积水。

(2)土壤改良: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 3000-5000kg 、过磷酸钙 50kg 、硫酸钾 30kg ,深耕土壤 30-40cm ,打破犁底层,提高土壤透气性;对于酸性过强的土壤( ),每亩撒施生石灰 50-80kg 调节 pH 值;粘性土壤可掺入河沙(每亩 100-150m3 )改善土壤结构。(3)消毒处理:定植前7-10天进行土壤消毒,减少病原菌基数。露地种植可采用太阳能消毒法(覆盖地膜,高温暴晒15-20 天,使土壤温度达 50C 以上);设施种植推荐使用溴甲烷熏蒸消毒(每亩用量 30- 40kg ,密闭7 天后通风散气),或采用石灰氮消毒法(每亩施入石灰氮 50kg ,浇水后覆盖地膜,密闭10 天)。

1.4 定植后管理

(1)水分管理。定植后 1 周内保持土壤湿润,每天浇水 1-2 次(采用滴灌或小水漫灌,避免大水冲灌),确保土壤含水量达 70%-80% ,促进缓苗;缓苗后减少浇水频率,保持土壤见干见湿,避免积水引发根部病害。设施种植需控制空气湿度,通过通风降湿,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70%. 。(2)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 25-28C ,夜间 15-18C ,利于植株恢复;缓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 20-25C ,夜间 10-12°C ,促进花芽分化。北方地区设施种植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如覆盖保温膜、安装加热设备),防止低温冻害;南方地区夏季需遮阳降温,避免高温灼伤植株。(3)施肥管理。定植后 2 周内不施肥,待植株缓苗后开始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 3-4 周,每亩施入氮磷钾复合肥(15-15-15)15kg,促进叶片生长;第二次追肥可以用高磷肥,磷酸二氢钾 斤,加氨基酸锌硼肥。结果初期使平衡水溶肥 20-20-20,10-15 斤每亩。旺果期 18-5-34 等高钾肥利于转色上糖,每次追肥可添加氨基酸,海澡酸等养护根系产品,注意即时叶面补充钙,锌,硼,铁等微量元素,防治叶片黄化等现象。

2 草莓根腐病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控

农业防控是根腐病防控的基础,通过优化种植管理减少病原菌积累与传播:(1)轮作倒茬:与非茄科作物(如水稻、小麦、豆类)实行 3-5 年轮作,避免连作;设施种植可采用水旱轮作(夏季灌水浸泡土壤1-2 个月),降低土壤病原菌数量。(2)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根腐病发病类型,选择抗病品种,如抗真菌性根腐病的“妙香7 号”“甜查理”,抗细菌性根腐病的“红颜”“章姬”。(3)

加强田间管理:定植时避免根系损伤,减少病原菌入侵途径;合理浇水,避免土壤积水,雨后及时排水;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与生物菌肥,提高土壤肥力与植株抗逆性。

2.2 物理防治

在草莓栽培期间使用防虫网,大棚通风口可采用 60 目的防虫网进行密封,防止设施外的害虫侵入;覆盖黑色地膜,防止杂草生长,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减轻病虫草害的发生;还可以采用色板诱杀,放置杀虫灯等,利用害虫对颜色及光的趋向性原理及时诱杀,如蚜虫和粉虱可通过黄板诱杀,蓟马则用蓝板诱杀。草莓定植后即应在田间悬挂或插入色板,交叉分布排列。

2.3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需科学选用低毒、高效农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与安全间隔期:(1)土壤处理:定植前每亩撒施 50% 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2-3kg ,或 3% 恶霉灵颗粒剂4-5kg ,与土壤混合均匀,杀灭土壤病原菌;发病初期,可采用灌根方式防治,选用 25% 甲霜·恶霉灵水剂 800 倍液,或 50% 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 1000倍液,每株灌药液 200-300ml ,每隔 7-10 天灌一次,连续 2-3 次。(2)叶面喷施: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40% 烯酰吗啉悬浮剂1000 倍液,或72% 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病原菌扩散;细菌性根腐病可喷施20% 噻唑锌悬浮剂 500 倍液,或 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3000 倍液,控制病害蔓延。

2.4 生物防控

生物防控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生长,实现绿色防控:(1)施用生物菌肥:定植前每亩施入枯草芽孢杆菌菌肥(有效活菌数 ⩾200 亿 /g) 50kg ,或哈茨木霉菌菌肥(有效活菌数 ⩾100 亿 /g ) 30kg ,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定殖,形成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繁殖;生长期可灌施1000 亿CFU/g 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 500 倍液,每株灌 200ml ,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病能力。(2)利用拮抗植物:在草莓田间间作大蒜、洋葱等具有挥发性抑菌物质的作物,其释放的大蒜素、洋葱素可抑制土壤病原菌活性,减少根腐病发生;或种植毛苕子、紫云英等绿肥作物,翻压入土后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

结语

草莓定植技术的规范化实施是保障植株健壮生长的基础,需从品种选择、土壤改良、定植操作及定植后管理多环节严格把控,为草莓高产优质奠定基础;草莓根腐病的防控需结合其致病类型与发病机理,采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手段,减少病原菌积累,增强植株抗病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草莓根腐病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如分子生物学检测),实现病害早期预警;同时研发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与抗病品种,推动草莓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的定植技术与高效的根腐病防控措施,可有效提升草莓种植效益,助力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嘉芮 , 李艳军 , 闫海洋 , 等 . 吉林省设施草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果菜 ,2024,44(11):88-92.

[2] 郝少彦 . 温室草莓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控措施 [J]. 河北农业,2019(12):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