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预防外科患者VTE 发生的价值
厉垟丹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 30004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集的 40 例外科患者为对照组 ,选取 2023 年 3 月至 2024 年 4 月收集的 40 例外科患者数据作为阶梯组,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受试者基础特征无显著差异(P 值大于0.05)。入选条件包括:(1)研究对象年龄区间限定在 18 周岁至 70 周岁;(2)符合非急诊手术适应症并成功实施手术;(3)术前检查未发现静脉血栓栓塞症;(4)受教育程度达到小学或以上。剔除标准涉及:(1)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2)处于妊娠或哺乳阶段的女性;(3)伴有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个体;(4)罹患严重代谢性疾病的患者;(5)患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受试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VTE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等;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床上活动,如翻身、屈伸下肢等;鼓励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定期监测患者凝血指标。
1.2.2 观察组
采用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如下:针对新入职护士和低年资护士,主要培训 VTE 的基础知识、预防措施、护理操作规范等,通过理论授课、技能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1 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针对中年资护士,在基础层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训VTE 风险评估方法、复杂病例的护理措施、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通过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培训时间为2 周,考核合格后参与临床护理工作。针对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主要培训 VTE 的最新研究进展、护理质量管理、多学科协作等内容,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外出进修等方式进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负责指导下级护士工作和解决临床护理难题。
术前评估阶段: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采用 VTE 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等级。对于低危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于中危患者,在常规宣教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训练;对于高危患者,除上述措施外,还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中护理阶段: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风险等级,制定个性化的术中护理方案。对于高危患者,术中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屈曲下肢,定期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术后康复阶段: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分阶段的康复计划。术后 1-2 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活动,如由护士或家属协助屈伸下肢;术后 3-5 天,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如床上坐起、床边站立等;术后 1 周后,根据患者情况指导其进行下床行走等活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下肢肿胀、疼痛等情况,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VTE 发生率对比
护理 3 个月内,阶梯组 VTE 发生率( (0.00% )低于对照组 (8.70%) ),差异显著 (x2=4.182,P=0.041<0.05) 。
2.2VTE 风险评估及时率、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执行率、预防知识知晓率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阶梯组VTE 风险评估及时率、评估准确率、预防措施执行率、预防知识知晓率均较高 (P⟨0.05) )。
2.3VAS 评分对比
阶梯组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 (P/0.05) )。
3 讨论
VTE 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手术创伤、术后卧床、血液高凝状态等。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对VTE 的认知水平和护理技能,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患者护理方面,通过术前风险评估,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实现了个体化护理。术中加强对高危患者的护理,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了 VTE 的诱发因素。术后分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 VTE 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 VTE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外科患者VTE 发生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下,护理人员的工作较为被动,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中,护理人员通过系统培训,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得到提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同时,分阶梯护理干预模式注重患者的参与,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和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该护理模式的优势。
结论
总之,应用分阶梯培训护理干预模式有效预防了外科患者 VTE 的发生,提高了VTE 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的执行效率,缓解了患者疼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周沂蔓 , 潘秀武 , 崔心刚 , 等 . 风险预警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机器人辅助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J].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24,18(1):52-57.
[2] 张海苓 , 王双 . 外科护理人员 VTE 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24(12):83-85.
[3] 吕姣姣 , 毛雷音 , 史跃芳 , 等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骨科 VTE 防治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J]. 护理学杂志 ,2024,39(3):36-38.
[4] 张亚敏 , 吴小璐 , 贺波 , 等 .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因素调查及预警系统构建建议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4,43(6):1103-1107.
[5] 周斌彬 , 周俊 , 钟果园 , 等 .PDCA 循环法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的应用 [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29(6):362-36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