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研究

作者

李子旋

徐州市第七中学 221011

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追求的双重目标。“双减”政策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高中英语教学的革新提供制度保障。分层作业设计通过精准划分学习层次,构建阶梯式任务序列,能够有效解决“一刀切”作业模式导致的“学困生难消化、学优生吃不饱”现象。在“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深入探究高中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与实践策略,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原则

(一)动态适配原则

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在不断发展,作业分层不能凝固。在作业设计中,需要建构动态监测机制,借助阶段性测评数据以及课堂表现反馈,实时追踪学生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的进程[1]。在此基础上,对作业层级和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使作业的难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避免作业过多造成能力提升的限制,或者避免作业过于困难而导致学习的挫败,因此达到作业难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动态平衡。

(二)目标导向分层原则

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涉及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的多维度需求。作业分层设计要以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等作为标杆,把宏观目标拆分成与不同水平学生相适应的特定任务目标。要保证各层次作业既注重发展核心素养,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巩固语言基础、让能力凸显的学生加深思维训练,实现目标导向精准分层设计。

二、“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实施策略

(一)依据英语能力水平分层设计阶梯式作业难度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建立阶梯状的作业体系。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要安排夯实基础知识的作业,打牢基础;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说,作业重在知识的加深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于英语能力比较突出的同学,要布置具有拓展性和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采用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发现作业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Back to school”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分层作业。针对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词汇拼写和简单句子翻译的任务,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拼写本单元的关键单词,例如“senior”“curious”和“campus”等,并将“对于新学校,我充满了好奇心”“校园内的活动非常丰富”等句子翻译成英语。这有助于他们巩固词汇,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针对中等水平学生,可以设计阅读理解作业并精选和校园生活有关的篇目,要求学生读后解答有关篇目细节、主旨大意和作者意图方面的疑问,以锻炼其阅读和分析能力。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完成一项名为“怎样提高高中学习效率”的英文短文写作任务,这要求他们使用本单元学到的词汇和句型,并且提出独到见解以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

(二)结合英语学习目标分层设置差异化作业类型

学习目标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个重要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英语学习目标为学生量身打造差异化的作业类型。如果以提高听说能力为目标,可以设计一些听说类作业,如英语电影配音和新闻听力练习;如果以强化阅读能力为目标,则安排阅读材料的分析任务;如果期待写作能力的提升,那就布置不同类型的写作练习。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作业难度与要求的分层,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向着学习的目标前进。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为例,对于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基础层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模仿课文对话、角色扮演、录视频投稿等。模仿时学生能够熟悉“How can I get along wellwith my classmates ?”等常见的交际用语,锻炼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对中等水平和想提高阅读能力的同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人际交往有关的英文文章,并让其在阅读之后绘制思维导图,对文章的结构及主要观点进行梳理,以提高阅读技巧和信息提取能力。对于高水平且以提升写作能力为目标的学生,布置一篇论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写作任务,另外为了提高他们的书面表达技巧和逻辑推理能力,我们需要采用各种论证技巧,例如实例分析、对比分析等,并确保语法的精确性与词汇的丰富性。

(三)按照英语知识模块分层规划针对性作业内容

高中英语知识涉及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和写作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互相联系也各具特色。教师要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策划出与其相适应的分层作业内容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高效地学习各个知识模块,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2]。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为例,在词汇作业设计上,教师可以引导基础层学生先熟练掌握课本中与节日和习俗相关的重点词汇,如“celebration”“custom”“tradition”等的拼写与基本含义,通过做单词卡片、中英文互译、每日定时回顾等方式加强记忆。中等层学生则要求用这些词汇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描述自己熟悉的节日场景。对于高层次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材料来探索这些词在各种文化背景下语义的演变过程,比如“festival”一词在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内涵上的区别,并且将其整理成小报告。在进行语法作业时,基础层的学生会针对本单元中出现的过去将来时的基础语法概念和表达,进行基础的句子结构转换和填空练习;中等层的学生在短文写作时需要恰当地使用这些语法来描写节日活动的过程;高层次学生则专注于解析复杂文本中这些语法构造所传递的深刻意义和情感倾向。

三、结语

在“双减”政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以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为关键路径进行教学创新,以遵循动态适配和目标导向为原则,实行难度分层、类型差异化及模块针对性设计策略等,切实突破传统作业模式的束缚。这既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积极实践教育公平和素质提高的目标,筑牢了培养具有核心素养国际化人才的基础,以期对构建科学高效英语作业生态,提供可供参照的实践范式和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1] 唐小青 , 胡晓丽 . 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高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 [J].海外英语 ,2025,(03):163-165.

[2] 傅俊魁 , 马岩峰 .“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有效性分析 [J]. 海外英语 ,2024,(16):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