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酸枣建园实用技术应用与研究

作者

王海龙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 015200

一、酸枣建园技术研究概况

(一)酸枣建园技术概述

酸枣原产于我国,一般被认为是枣的原生种,生产上常用作大枣的砧木,很少直接在生产上作为栽培树种应用。酸枣仁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一般是在野生酸枣树上采集的酸枣经加工而成。随着国家对传统中医事业的重视,社会上对于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酸枣的收购价也逐年上升,2020 年 11 月枣庄市当地所产干酸枣收购价为 20 元 /kg,酸枣核价格为 40 元 /kg,均创历史新高,较常年价格上升了 100% 以上,而同期的红枣价格仅为 10 元 /kg,只有干酸枣的 50% 左右。2022 年,当地鲜酸枣的收购价攀升至 16 元 /kg,干酸枣收购价上涨为 60 元 /kg,酸枣核 130 元 /kg,而新疆等地所产灰枣原枣(未经清洗处理的干枣)的同期价格仅为 6 元 /kg 左右,酸枣的售价平均是红枣的 10 倍以上。因此,在山区种植用于中药材的酸枣,其收益远超于种植红枣。2020 年起,我们在山东枣庄和重庆丰都山区开展了中药材用酸枣直播建园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为保证酸枣仁的药性,用作中药材的酸枣必须是野生酸枣树上采摘的,而且果个不能过大,药材采购站收购的干酸枣的标准一般是 粒 /kg,果个较大或经过筛选用于鲜食的所谓“新品种”酸枣,采购站一般不收购。因此,在挑选品种时建议从当地采购站直接购买干酸枣作为种子,尤其以寒露以后采摘的酸枣为最佳。

二、品种及园地的选择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

有条件的果农朋友也可以直接到山上采摘酸枣作为种子,采摘时间为 10 月上旬以后,采摘时要注意挑选果个中等偏下、果肉较薄、核肉比相对较高、种仁饱满的酸枣树上采摘枣果。

采摘后的酸枣不能直接堆放在露天阳光下暴晒,以防发热捂坏种子降低发芽率,要及时将其摊放在泥土地上,摊放的厚度不要超过 5cm,并用竹耙子间隔 1 小时左右翻动一次,促其尽快脱水干制。当把鲜酸枣堆放在水泥地或者柏油路上晾晒时,也容易因温度过高降低发芽率。

鲜酸枣经过 710 天晾晒,待其果肉完全晒干后,即可于傍晚气温低时将其收集起来,装入旧蛇皮袋中拴上标签,注明采摘地或来源、日期等信息,置于通风、凉爽的仓库中储藏。

(二)选择园地

酸枣抗逆性强,极耐干旱瘠薄,在极其干旱瘠薄的山地阳坡也能正常生长结果。在立地条件稍好的园地中人工播种的酸枣苗,不仅生长速度更快,而且当年就能开花结果,第 3 年亩产在 200kg 以上,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在进行酸枣直播建园时,要注意选择土层厚度在 40cm 以上、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雨季不积水的地段建园,于入冬前对园地进行翻耕,耕深 2030cm ,耕后晒垡,以消灭土壤中越冬的病虫害,降低来年土壤中病虫害的越冬基数,减少土传病虫害对幼苗的为害。

酸枣虽然抗旱耐瘠薄,但对积水比较敏感,植株根部附近雨季持续积水会影响树体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因此,在集中连片建造酸枣园时,要注意田间排水,整地时要修建行间纵向浅沟、行首横向中沟、园周环状深沟,并使三沟相连贯通,确保雨季能够排水通畅。

三、播种建园技术

(一)整地起垄

酸枣树为灌木状小乔木,加之中药材用酸枣对果实糖度、风味要求不高,故可采用宽行窄株穴播的栽培模式,行间距为 3m,株间距为 50100cm ,其栽植密度一般为 株/hm2。

3 月上旬,将园地耙平,按照 3m 的行距设置宽 2m 的垄底,在垄底撒入混合好的基肥,标准为腐熟有机肥 4575m3/hm2 、硫酸钾型复合肥 300450kg/hm2 ,将两个垄底间 1m 宽的土壤分别翻到垄底起垄,保持垄高 2040cm ,并用铁锨拍压垄面沉实土壤。

(二)种子处理及处理时间

生产实践表明,晒干的酸枣果实于秋季直接播种,不仅出苗率高,苗木生长也快,但冬季缺少食物的鸟、鼠等野生动物往往会把果实扒食干净,造成较大损失。为此,我们摸索出一整套酸枣果实不经冬季沙藏即可直播育苗的技术,出苗率在 90% 以上。其直播时间一般在3 月底至 4 月初,由于酸枣肉核分离处理需要 810 天,所以处理酸枣果实的适宜时间一般在3 月下旬前后。

(三)浸水及脱肉

3 月下旬将干酸枣果倒入塑料桶或陶瓷缸内(酸枣浸出液腐蚀性强,不能使用金属桶),再倒入清水,直至淹没酸枣。用木制或塑料盖压住酸枣,使其沉入水中,1 天后可取出盖板。5 天左右,检查酸枣是否泡“浆”,一旦果肉和枣核容易分离,则将酸枣捞出,沥干水分,将其装入废旧的化肥袋中,扎紧口,放在水泥地上,穿上胶皮靴,来回踩踏装袋,直至果肉与枣核完全分离。将袋中酸枣(已成浆状)放在水中淘洗数遍,直至洗净果肉,即可得到纯净的酸枣种核。

(四)播种

将淘净的酸枣核在清水中浸泡,每天换水 1 次,2 天左右即可捞出播种。利用酸枣核育苗,可点播,也可撒播,直接建园时适合点播,按照设定的株距在垄面掏出深 3~5cm 的育苗穴,每穴放入3 粒酸枣核,浇水后盖土 23cm ,使育苗穴形成四周高中央低的“锅底状”。

(五)出苗前后管理

出苗前后注意观察土壤墒情,一旦育苗穴表土层板结,要及时喷水增湿,保证苗全苗旺。苗木出土后,当幼苗长出 5 片真叶时,用黑色地膜将育苗垄全部覆盖严实,并在育苗穴处掏出直径 2cm 左右的洞,露出幼苗并使整个垄面呈两侧高、中央低状,以利降水渗入膜内。全垄覆盖黑色地膜的作用,一是防止杂草滋生,减少除草用工;二是降低土壤蒸发,保持土壤墒情,减少浇水次数;三是增加根际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和苗木生长发育。当苗木高度长至15~20cm 时进行定苗,每个育苗穴只保留1 株即可。

四、生长期管理

(一)肥水管理

定苗后,间隔 710 天叶面喷施 1 次 0.3% 的尿素溶液,连续喷施 3 次左右,促进苗木生长;进入 6 月中旬后,枣庄地区开始进入雨季,酸枣苗也开始旺长,根系已经深入垄底基肥层,此期不再需要施肥;8 月下旬开始,间隔 710 天叶面喷施 1 次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续喷施 次,提高苗木枝干木质化程度,增强抗寒性。直播建园且覆盖黑色地膜的酸枣园除育苗时浇水外,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再额外浇水。但自建园后第 2 年起,每年均需全园覆盖黑膜,覆膜方法与第1 年同。

(二)整形修剪

为进一步提高酸枣的早果性和丰产性,采用适宜矮密丰栽培的圆柱形树形。建园当年控制树高在 2m 以内,生长季节当树高达到 1.5m 时摘除枣头枝新梢,同时剪除地面以上 40cm处以下全部分枝,以促进中下部二次枝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建园第 2 年后,酸枣开始大量结果,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树高不超过 2m ,冠幅不要超过 2m ,行间要保留不低于1m 的通道,逐渐允许枝条相互间交叉 10% 左右,使整个树行呈墙壁式。进入盛果期后,修剪时要简化修剪技术,只采用一剪子堵、两剪子出的手法进行修剪,修剪要点一是控高不超过 2m,二是冠幅不超过 2m。酸枣花芽自然坐果率高,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提高坐果率的措施。

五、病虫害防治

为害酸枣的病虫害较大枣少得多,主要有枣锈病、绿盲蝽、红蜘蛛等,可参照枣树管理及时喷药防治。

(一)枣树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及防治方法

枣锈病危害 , 枣锈病是枣树叶部主要危害,常发生在 8-9 月份的高温多湿天气,枣树叶片被危害后会褐色角斑而脱落,严重时会全部脱落,使得果实减产,影响果实品质。选择健康且抗病能力强的枣树品种。定期进行修枝剪叶,保持枣园和树冠良好的通风透光。在7 月上旬、8 月中下旬各喷施一次180 倍的倍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二)枣疯病危害及防治方法

枣树生长衰退、叶片变小、树枝纤细、花梗细长出现小分枝、花盘退化、花瓣变成叶状、 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定期清除果园内的病株、病枝,集中带出园外焚烧或者掩埋。在6-7 月份喷施一次1605 或氧化乐果1000 倍液,还可以有效防治叶蝉。

六、枣树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

(一)枣尺蠖危害及防治方法

幼虫危害嫩芽、叶,严重时会吃光叶片,后期则会专门吃蕾和花,影响枣树正常生长及开花结果。对树上喷施 2.5% 溴氰菊酯 4000-5000 倍液进行防治。从 4 月下旬到 5 月中旬,用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青虫菌、松毛虫菌等生物农药 0.5 亿 -1 亿 /mL 喷施两三遍进行防治。

(二)龟蜡介壳虫危害及防治方法

龟蜡介壳虫引起黑霉菌繁、幼果早落、树势转衰。用 40% 水胺硫磷 400 倍液或 50% 西维因 500 倍液连续喷施两次进行防治。利用天敌,实行生物防治。修枝剪叶,将病株、病枝集中带出园外焚烧或者掩埋。

(三)桃小食心虫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小食心虫幼虫在果内蛀食,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对树上连续喷施两次2.5% 溴氰菊脂、杀死菊脂 4000 倍液或 40% 水胺硫磷 400 倍液进行防治。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第 1 代蛀果幼虫随果落地后,将落地的幼果集中带出园外焚烧或者掩埋。

(四)光肩星天牛危害及防治方法

光肩星天牛危害树体,轻者树体生长不良,造成落花、落叶、落果,严重时则会导致植株死亡。利用假死习性人工捕杀。用 0.04% 一零五九喷干防治。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酸枣种植技术在建园施工中的情况加以进一步的论述,酸枣种植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林建园项目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本文仅仅是对这项技术展开了浅显的论述。一般地,酸枣种植施工工作经过上文的这些环节,基本结束了。需要指出的是,种植施工结束后,需要固定支撑、浇水养护,一般在树干的 2/3 处绑扎撑杆固定,确保苗木能够健康成长。当然,本文所述的技术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种植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参考文献:

[1] 董启凤. 中国果树实用新技术大全. 落叶果树卷.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2] 李莉 . 我国设施果树生产现状分析 . 山西果树,2010,138(6)41—43.

[3] 李保眀. 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4] 滑磊. 果树冬季病虫害防治技术[J]. 河北果树,2016,02(2): 55-56 .

[5] 马爱国. 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