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背景下央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探讨
王涛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412200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体现为思想引领与文化实践的深度互补。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培育与政治方向把握,为企业文化奠定精神根基;而企业文化通过塑造行为规范与组织氛围,将思政理念转化为日常管理中的共识与实践。前者通过理论教育强化员工的使命意识,后者通过文化浸润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度,二者在目标导向上共同服务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思政工作确保企业文化不偏离正确轨道,企业文化则为思政教育提供具象化载体与情感联结。这种互动既形成价值导向与管理实效的有机结合,又在组织发展中将党的先进思想转化为企业创新动力,最终实现思想建设与文化滋养的动态平衡与协同共进。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通过双向协同显著提升员工综合素养。前者以理论教育和价值引导强化员工的思想站位与政治觉悟,培育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后者以理念塑造与行为规范优化员工的职业认知与协作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与学习动力。二者融合既在思想层面构建价值认同,又在实践层面形成素养提升的软环境——思政工作通过精神内核引导员工明确发展方向,企业文化通过日常管理机制将素养要求转化为成长自觉,最终形成知识储备、技能水平与品德修养的立体化提升路径。这种作用机制不仅推动员工个体实现全面发展,更通过思想淬炼与文化浸润的叠加效应,为企业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提供系统性支撑[1]。
(二)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通过双轮驱动构建良性生态,为企业营造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前者通过政治引领与价值宣贯筑牢思想根基,确保战略方向与国家政策同频共振,规避思想波动带来的管理风险;后者以理念渗透与制度嵌入塑造组织行为模式,凝聚团队共识并优化内部协作效率。两者协同既在精神层面形成正向激励磁场,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又在管理层面构筑柔性约束机制,促进制度规范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这种互补效应不仅能化解转型期的思想矛盾与文化冲突,更能通过价值认同的持续深化,形成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环境优势。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举措
红四方肥业是中盐集团直接管理的二级公司,是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被评为行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作为一家央企,其始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并重,不断促进二者融合,主要措施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
红四方肥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组织嵌入与价值传导实现双向赋能。企业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员思想,将政治建设要求转化为企业文化纲领,既在战略规划中凸显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的引领作用,又将红色基因融入使命愿景与行为准则设计,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与此同时,要将党建独特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内生动力和经营优势,通过搭建党建与企业文化共建平台,建立理论学习与文化践行联动机制,使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员工自觉遵守的管理规范和职业信条。这种融合模式既强化了党对企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又使企业文化成为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发展合力的有效载体 [2]。
(二)完善融合的体制机制
首先,企业将党组织议事规则嵌入公司章程治理架构,同步制定党建责任制考核与文化落地评价体系。其次,在管理流程中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党委决策与企业文化宣贯的有机衔接,运用党员责任区与企业文化示范岗的协同模式打通执行路径。这种以制度刚性保障融合深度的模式,既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又通过机制创新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动能,形成相互支撑、动态优化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思政工作方式
企业通过数字化载体与文化浸润相结合的路径提升融合实效,首先创新性采用场景化教育模式,在生产现场设置党建文化墙与智能交互终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化的企业精神标识。其次,通过建立员工思想动态实时反馈机制,结合企业文化活动定制专题学习内容,实现政治引领的精准滴灌。最后,将主题党日与企业文化沙龙融合设计,运用情景剧、故事会等形式促进思想认同向行为自觉转化,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化教育网络 [3]。
(四)打造多位一体宣传平台
首先,企业统筹线上线下载体打造集成化宣传平台,既开设云端党建文化展厅实现政策理论可视化传播,再如利用车间电子屏、文化长廊等物理空间动态更新企业精神图谱。其次,通过开发移动终端,可将党的创新理论拆解为文化微课、有声读物等多形态内容,同步嵌入企业文化故事征集、榜样评选等特色活动。最后,这种立体化传播体系既强化了主流价值导向的渗透力,又通过技术赋能实现政治话语与企业文化表达的有机转化,形成浸润式、可持续的教育传播生态。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企业将党性教育融入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建立党员先锋岗与技术骨干培养的双向遴选机制,在专业技术培训体系中嵌入企业文化价值观课程模块。其次,通过“思政导师 + 业务导师”双轨带教模式,既传授业务技能又传导企业精神,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实现政治理论必修课与文化理念选修课的学分互通。最后,构建人才评价双轨指标体系,将政治素养提升度与企业文化践行度共同纳入绩效考核维度,通过荣誉体系联动设计实现思想进步与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这种融通式培养机制既强化了人才的政治定力,又将企业文化内化为员工职业行为准则,形成思想引领与价值创造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中,既要坚守政治方向确保思想引领的导向性,又需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渗透的生动性。通过构建常态化、立体化的融合机制,可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企业精神内核,让文化载体承载思政教育功能,最终形成员工价值认同与企业战略目标同向聚合的良性生态,最终为培育新时代具有政治定力与文化自信的现代企业提供持续支撑。
参考文献:
[1] 孙珊珊 . 探析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对策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14(3):0110-0113.
[2] 杨骥龙 . 国有港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11(26).
[3] 董週棋, 陈好.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策略探析[J].中外企业文化 ,2024,14(4).
[4] 杨俊 . 高速公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