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方法探讨
范大鹏 葛颖 韩战胜 陈宫朴
1.370202198301131113 2.61273119920520041X 3.622727199002265659 4.500381199308283216
1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特点
1.1 复杂性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牵涉到众多参与主体,诸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故而需要开展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工作。与此同时,施工进程涵盖了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多个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又包含若干施工环节。各施工环节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复杂多元,这使得施工全过程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2 动态性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各类因素均处于持续变化状态。例如,施工进度会受天气状况、材料供应情况、人员配置等诸多因素的作用,可能出现提前或滞后现象;工程质量也可能因施工工艺的变更、原材料质量的波动等因素而产生改变。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可能遭遇一些难以预见的风险,如设计变更、地质条件异常等。因此,施工全过程管理需具备动态特性,能够依据实际情形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与方法,以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
1.3 系统性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各管理环节彼此依存、相互制约。从项目前期策划与设计阶段,至施工阶段的质量管控、进度把控、成本控制,再到竣工验收及后期保修服务,均需开展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唯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方可达成工程的整体目标,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4 综合性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不仅涵盖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还涉及经济、法律、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在施工进程中,需对工程成本开展精准核算与严格控制,以保障项目在预算约束内顺利完成;需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程具备合法性与合规性;需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科学方法,提升施工效率与管理效能。由此可见,施工全过程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其具备跨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能够从多维度对工程实施全面管理。
2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方法
2.1 施工前期管理方法
施工前期管理是保障住宅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石。其一,需开展全面且详尽的场地勘察工作。专业勘察团队应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地下水位以及周边环境等要素进行系统且细致的调研。例如,准确掌握地质的承载能力,对后续基础工程的设计具有关键意义;精准把握地下水位情况,可有效规避施工过程中出现地下水渗漏等问题。其二,施工图纸审核工作不容忽视。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多主体人员共同开展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施工单位应基于施工可行性,审查图纸设计是否存在施工难度;监理单位则需关注图纸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与标准。通过图纸会审,及时识别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规避施工过程中因图纸问题引发的工程变更与延误。此外,施工队伍的选择与管理属于关键环节。应筛选具备丰富经验、资质合格且信誉良好的施工队伍。对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开展考察,涵盖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与安全意识等方面。与施工队伍签订详尽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规范施工行为。此外,需充分做好物资与设备的准备工作。依据施工进度规划,预先采购所需的建筑材料,诸如水泥、钢材、砖块等,且要确保材料质量契合相关要求。对所采购的材料开展严格的检验与验收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与此同时,准备好各类施工设备,例如起重机、搅拌机等,并对设备进行调试与维护,以保障设备在施工进程中能够正常运转。
2.2 施工过程管理方法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质量控制为核心关键。需构建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针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核查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是否契合要求;在墙体砌筑时,要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灰缝质量。对于关键工序与隐蔽工程,要实施重点监控,在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开展下一道工序。此外,安全管理同样是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施工现场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诸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察觉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进度管理应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依据施工进度规划,对实际施工进展予以跟踪与监控。当察觉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时,需剖析原因并采取相应举措加以调整。可借助增加施工人员数量、延长作业时长、优化施工工艺等途径来加速施工进度,但需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不受影响。此外,成本管理亦颇为关键。需严格把控工程成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展开核算与分析。科学规划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规避资源的无端耗费。针对工程变更实施严格的审批流程,有效管控变更费用的支出。借助成本管理手段,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3 施工后期管理方法
住宅建筑施工后期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收尾阶段,涉及验收与交付这两大核心环节。竣工之后,建设单位需依照国家规范标准,组织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质量监督部门等多方责任主体,对工程项目开展全面的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工作包含对工程实体质量、功能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工程资料的核查。倘若发现质量缺陷或者不合规问题,应即刻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监督,以确保达到标准要求。工程资料的整理归档属于施工后期的重要工作。需全面收集整理施工全过程的技术和管理资料,如施工图纸、检验报告等。这些资料要按《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分类、编号、装订和归档,确保完整、准确、可追溯。完备的工程档案不仅是工程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亦是后续开展工程维护、改造工作以及处理工程纠纷的重要依据。此外,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工程保修与售后服务工作。在工程交付时,需向业主提供保修承诺书,明确保修范围、保修期限以及保修责任。在保修期内,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设立专门的保修热线,以便及时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需建立客户回访制度,主动收集业主的反馈意见与建议,从而提升服务品质和市场信誉,为承接后续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3 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任务,其成功实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执行。通过对施工前期、过程及后期各阶段的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工程质量,还能有效控制成本、保障进度并降低风险。未来,在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施工全过程管理方法应与时俱进,结合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技术,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希望本文的探讨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住宅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 魏春鹏 . 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方法探讨 [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5,38(03):159-160.
[2]吴铁男.住宅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方法探讨[J].居舍,2024,(33):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