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缅甸语启蒙教学研究

作者

王春林 苏柳杨

云南财经大学

引言:

缅甸是我国的重要邻国之一,与云南、西藏有着 2100 多公里的边境线。中缅边境有瑞丽口岸、畹町口岸、打洛口岸、清水河口岸等众多口岸,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交往密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缅甸语专业过去 20 余年间蓬勃发展,从全国仅少数几所高校开设的稀缺专业逐步发展成全国十余所高校开设,师生人数达数千人的规模。

一、课程概况

(1)受众群体

缅甸语启蒙教学主要适用于国内高等院校缅甸语专业本、专科层次学生大一上学期的启蒙阶段。目前国内开设有缅甸语专业的高校主要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理大学、保山学院、红河学院、德宏师范学院等全国十余所高校。各高校每年大致分别招生 10-30 人,学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缅甸语从业教师基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和缅甸留学经历,教师以云南籍为主,女性教师占比约80%,明显高于男性教师占比。

(2)课程内容

缅甸语启蒙教学主要包括:缅甸国情、缅甸语文字书写系统、缅甸语发音系统、缅甸语基础语法、语言学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各高校在缅甸语启蒙教学阶段的具体课程名称多数命名为:《基础缅甸语Ⅰ》或《缅甸语语音》。选用教材以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缅甸语Ⅰ》、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缅甸语教程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缅甸语第1 册》居多。该课程每周教学10-12 课时为宜,授课总时长大致为180 课时。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分析

1. 辅音系统

缅甸语辅音字母表是缅甸语语音教学的首要学习内容,是启蒙阶段的重中之重,是重点同时也存在诸多难点。辅音字母表总共包括 33 个辅音字母,按照发音部位大致可分为:舌根软腭音、舌尖齿间、舍尖齿龈音、双唇音、其它辅音。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清辅音、浊辅音、鼻辅音、其它辅音。其中清辅音又可以细分为不送气音和送气音两大类。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和实际感受辅音的分类方法特别重要,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语言学的认知,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尽早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奠定良好的入门基础。

辅音学习过程中主要包括浊辅音、多辅音、母语缺失类辅音三大学习难点。

具体难点参见以下表格:

2. 元音系统

缅甸语的元音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三类:基本元音(也称单元音)7 个、短促元音 8 个、鼻元音(也称鼻化元音)7 个,三类元音合计 22 个元音。如果把声调变化包含在内,则可以形成发音和文字符号相对应的 22 组元音。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易混淆基本元音、短促元音的发音方法、鼻元音的文字符号变化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3. 声调系统

缅甸语的声调分为高降、低平、高平、轻声调四类。其中高降、高平、轻声调在普通话母语中有近似声调,学生可以借助母语声调基础,学起来相对容易。具体对应如下:高降调对应普通话四声声调,高平调对应普通话一声声调,轻声调对应普通话轻声声调。低平调在普通话中虽不存在,但可以借助地方方言相似声调辅助学习。低平调在四川方言中大量存在,是四川话中的主要声调之一。缅甸语的声调与普通话的声调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而与四川方言的声调相似度更高,仅在短促调方面存在一些差异。缅甸语中短促调大量存在且短促感明显,四川方言中短促调少量存在且短促感减弱。因缅甸语与汉语同属于汉藏语系语言,借助两者之间的声调亲缘关系,学习中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按照五度标调法(1最低,5 最高),缅甸语、普通话、四川方言声调对比如下:

4. 文字书写系统

缅甸文属于婆罗米系文字,以圆为美,辅音字母是文字的主体和基础,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设计精巧的文字系统。主要呈现“辅音为核心,元音环绕”的基本特点。在缅甸语学习启蒙阶段,缅甸语文字书写训练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师生都不够重视的情况,特别是在细节处理方面不够严谨和细致。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书写顺序颠倒、开口朝向错误、部首大小比例失调、圆润饱满度不足,左右结构不平行、四线三格错位、行间距控制不到位等问题。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对缅甸文字的识别观察引导、案例纠错、板书带写训练、课后字帖临摹指导显得非常重要。由云南大学缅甸语专业庞俊彩老师编纂,云南出版集团出版的《缅文书写入门》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缅语文字书写训练辅助用书。

5. 缅甸语基础语法

本阶段基础语法知识重难点主要包括: ① 主 + 宾 + 谓基本语序②主语、宾语、谓语、状语、定语助词的使用③动词否定法④动词名词化⑤一般疑问句⑥特殊疑问句⑦称述句⑧数数等。在缅甸语基础语法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运用与汉语、英语、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对比学习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要善于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形成缅甸语基础语法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1)引导法

大学期间学习一门新的外语,良好的专业认知非常重要。本阶段可以通过专门的新生专业认知课程,将专业发展现状、专业运用场景、专业前景与就业、专业特色亮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学习重点难点、专业对象国国情、专业相关社会热点现象等问题进行介绍和探讨,解答学生困惑和所关注的问题。正向引导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互动关爱法

启蒙阶段师生之间尚不熟悉,本阶段任课教师可以尽快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兴趣特长、班级职务、学习进度等情况,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更好的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提前到达教室,为学生树立起遵守时间的榜样,对早到学生给予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培养起课前预习和朗读的习惯。课堂中增加 1 对 1 纠音互动、问答互动环节,调动课堂气氛。课间休息时间及时询问学生学习跟进情况,答疑解惑。课后要合理布置作业,对学生作业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本阶段的作业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结合语音学习的特点,增加语音类作业,并通过微信等渠道及时进行语音批改,批改的语音录音在微信中便于学生反复模拟训练。

(3)趣味法

外语启蒙阶段主要学习语音和文字,学习过程较枯燥且有难度。在此阶段增加一些趣味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显得非常必要。教师可以自制一些语音文字系统的教学视频,在课堂可以辅助教学,课后也可以让学生充分自学,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方便学生理解所学语音阶段的逻辑关系,形成思维导图。本人通过制作缅甸语启蒙学习系列视频,在使用视频辅助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除教师本人制作视频外,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既能提升学生的现代多媒体技术,又能丰富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

有缅甸外教资源的学校,在本阶段要尽可能增加外教与学生的互动,课堂中邀请缅籍教师参与辅助教学,将缅甸文化习俗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不同的多元文化。课余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与缅籍外教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积极组织、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跨境直播电商大赛、短视频大赛、演讲比赛、书法大赛、节日庆典等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运用好合法、合规、合适的缅甸儿童动画片、流行歌曲、缅甸电影、缅甸故事书、缅甸笑话大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缅甸语频道栏目、缅甸语类新闻公众号等学习资源增强学习趣味性。

(4)测试法

在外语启蒙阶段,学习效果的测试和反馈非常必要。创新改进测试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本人在缅语启蒙教学中常用的测试法如下:

1. 文字书写课堂现场测试纠错法

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发音练习饱和时段,让学生安静练习缅文书写。既可以避免学生疲劳朗读,又可以现场指导学生书写的细微错误。变换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手段,也很符合启蒙阶段的学习要求。

2. 黑板听力测试讲解法

该方法提前布置下次课堂中的听写任务,在第二次课堂中抽取 2-3 位学生到黑板前完成字母、单词、句子的听写,并就学生存在的错误进行现场案例讲解。该方法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现场听写应变能力。同时通过案例纠错,显得真实而重要,加深学生印象。

3. 一对一朗读测试纠音法

该方法在课堂中抽学生每人轮流朗读部分生词或课文,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发音错误进行纠正,该方法既符合本教学阶段的实际需要,又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精神,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方式。

4. 课后作业测试查漏法

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必备环节,教师应该有目的的精心设计作业,细心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选取代表性的作业案例进行讲解,查缺补漏,精准批改,提高教学质量。

(5)激励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巧妙地融入激励法。比如对平时作业和测试中成绩优异、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口头精神表扬,形成良好的班级学风。也可以适当采取物质奖励,向学生赠送缅甸语书刊、缅甸旅游明信片等。既能起到激励效果,又能宣传缅甸文化知识,达到双重教学效果。

总结

缅甸语启蒙教学在缅甸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缅甸语标准发音系统的形成、规范化文字书写习惯的养成、专业认同感、学习自信心培养等诸多方面。总结归纳教学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对促进缅甸语专业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能为其它相近外语学科基础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铁英,李健. 新编缅甸语第1 册[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钟智翔,尹湘玲. 基础缅甸语Ⅰ[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 汪大年. 缅甸语教程第一册[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