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职业教育视域下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设计与应用

作者

赵国盛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730300

1、引言

职业教育是培育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途径,它不但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全面提高职业素养以便适应复杂多变的职业环境。不过已有研究和实践显示,当下职业教育领域里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直接影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企业有效选拔技能型人才。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入探究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内涵与特性,并且提出一个涵盖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协作和终身学习这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能体现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的核心能力要求并且契合行业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向,在具体设计时借助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评价结果予以量化处理以保证评价过程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为了验证这个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而选择某职业院校机电专业的学生来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个评价体系可全面且精确地反映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水平,这一研究成果不但给职业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对企业在人才选拔和评价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实践意义相当明显。

2、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2.1 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构建原则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近几年有了明显进步,不过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技术能力,而是更加看重综合职业素养,但用人单位反馈部分毕业生职业道德、沟通协作等方面存在问题,这就突显出构建科学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胜任力理论、人职匹配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主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着重于个体能力和岗位需求相适配并点明职业素养包含知识、技能、态度这三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原则,其中系统性是要把职业素养当作整体来看而不能只从单一维度片面评价,科学性是指标设计得靠实证研究且数据来源可靠、方法严谨,可操作性是评价体系能在实际场景高效施行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需求。

职业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得结合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就拿制造业来讲,当下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缺人超 300 万且这领域对技能型人才不但要求专业技能扎实,还得有创新能力、能团队协作、会持续学习,所以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技术革新给职业素养带来的新要求,并且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要体现动态性和开放性,动态性即评价标准能随行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变化作出调整,开放性就是得吸纳教育机构、企业专家和行业协会等多方意见才能提高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和权威性,多学科理论与实践需求相结合使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坚实的理论支撑。

2.2 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权重确定

整个评价体系中,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核心环节且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本研究依据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提炼出五个关键维度,即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协作和终身学习,这五个维度涵盖技能型人才基本的职业要求并且体现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综合的期待。在这些维度里,职业道德排在第一位,因为它是个人职业发展之根本且对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也有根本性的保障作用,而专业技能体现技能型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创新能力着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沟通协作聚焦于团队合作与跨部门协调能力,终身学习则凸显持续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从而帮助个体应对职业生命周期里的种种挑战[2]。

本研究要合理分配各维度权重就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计算,并且深度访谈了多位行业专家与教育学者之后建立了判断矩阵,经过一致性检验才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数据表明职业道德占比最高达 25% ,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协作、终身学习分别占 23% 、 20% 、 18% 、 14% ,当前社会如此重视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由此可见一斑。另外,为让评价结果更精确,本研究还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处理数据,由于评价过程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模糊综合评价能妥善应对,从而使结果更客观更有说服力,比如对某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测评时,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可知大部分学生专业技能不错但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这种细致的分析给企业和院校指出了明确的改进方向。

2.3 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与应用案例分析

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要兼顾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才能保证在真实场景下既可行又有效。首先得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如制定详细的评分细则、让教师学会使用评价工具等。其次要把评价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借项目式学习、校企合作实训等形式收集学生表现数据,进而形成动态的职业素养档案。另外,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也很重要,要赶紧给学生提供改进建议,帮企业精准找出潜在人才。就拿某职业院校机电专业来说,这个学校引进上述评价体系后,对毕业学生跟踪测评了一年,结果参与测评的学生在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得分比没参加测评的对照组高不少且就业满意度还提高了 15% ,这表明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但能促进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而且能给职业教育改革强有力的支持,促使行业和教育深度融合。

3、结论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质量与成效直接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潜力。本研究构建了一个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协作和终身学习这五个维度出发,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水平全面量化评估的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成果给职业教育领域评价机制创新带来新想法,也给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打下理论基础。往后,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被应用,职业教育要更紧密结合行业发展趋向并动态优化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服务技能型人才全面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光辉 ; 林嵩 ;.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探析——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J].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24(06):129-134+143 .

[2] 武辉;.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人才贯通培养: 价值、困境与路径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4(29):19-23.

[3] 刘焱 ; 任飞宇 ;. 技能型社会视域下职业教育“学赛创”人才贯通培养 :价值、困局与消解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3(11):57-61.

[4] 张斯雷 ;.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职业教育教学“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 职业技术教育 ,2022(3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