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全面素养导向的幼儿版画材料与技法融合教学案例开发与实践研究

作者

邱悦

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石予幼儿园

引言:

在当前幼儿教育领域,全面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核心目标之一。版画活动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操作过程,为幼儿提供了多维度的学习体验。本文的研究背景源于对幼儿教育中艺术教育价值的重新审视,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实现全面素养的具体落地的思考。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和实践案例,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框架,旨在将版画材料与技法的融合应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从而探索出一条既能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又能体现艺术教育特色的全新路径。这一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参考。

一、分龄适配的材料选择

根据 3-6 岁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分年龄段材料选择体系,实现材料特性与幼儿操作能力的精准匹配。根据小班幼儿发展过程中初步精细节动的特点(如手指力弱且处于建构阶段),我们要以“安全、操作、好玩”为标准来选择材料。可以选择自然物中的马铃薯条或胡萝卜(作为“模板基础”)、泡沫板(剪成接近手掌大小的外形),再加上环保水粉颜料及滚筒(直径约 5 厘米的圆形塑料滚筒,轻便好握);根据中班幼儿思维逐步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我们要以“多维度、开放性”为依据来选择材料,有利于其在“线条、肌理、层次”上进行探究,例如,可以引进吹塑纸(约 2 毫米厚、平整柔软的吹塑纸,可用竹质画刷进行深浅线条描绘)、瓦楞纸(各种质感瓦楞纸,如细腻的瓦楞或粗质的瓦楞)、旧报纸(卷起来充当“特殊模版”),再加上丙烯颜料(鲜艳浓厚,晒干后不易褪色)和软毛画笔(柔软的羊毛画笔头,适合均匀蘸取油漆);而针对大班幼儿思维和行动能力相辅相成,提高阶段的特征,我们要以“富有挑战和探索”为前提来选择材料,有利于其更深层次地理解“技术手法、表现形式”的相关性。如用木板(杨木板,1cm 左右厚板,软而且好雕刻)、石膏板(大小如 A4 纸的板,表面光滑,适合描画精细的图案)、金属丝(铜丝,可以将它塑造成想要的造型作为“帮助雕刻工具”)、油墨(版画专用的油墨,黏性重,颜色深沉)、塑料马莲(对整幅图像施加均匀的压力)等物品。

二、三阶递进的技法培养路径

构建从基础到创新的技法培养体系,使幼儿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基础技法阶段聚焦单一技能的扎实掌握。在“卓别林人物刻画”活动中,教师采用“示范-模仿-纠正”三步教学法。首先示范单色滚压的正确姿势,强调手腕用力的均匀性;然后让幼儿在练习板上进行10 分钟的专项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对 3 名用力不当的幼儿进行个别纠正。通过三次专项活动, 90% 的幼儿能熟练掌握滚压技法,为后续复杂创作奠定基础。技法传授遵循“小步骤、多练习”原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基本技能。

复合技法阶段注重不同技能的组合运用。在“彩虹拓印”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融合拓印与撕贴技法。先示范在圆形泡沫板上均匀拓印彩虹色块,再讲解如何沿边缘撕出不规则线条表现彩虹的朦胧感。重点指导色彩过渡区域的处理技巧,鼓励幼儿尝试“拓印 + 撕贴”“多层拓印”等组合方式。活动中共产生 6 种不同的技法组合形式,幼儿作品的层次感和表现力显著提升。技法指导突出“明要求、给范例”,通过可视化示范降低组合难度。

创新技法阶段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技法组合。在“动物世界”主题创作中,教师不预设具体技法,而是提供泡沫板、棉签、彩纸等多样化材料。一名幼儿在表现毛毛虫时,自发形成“泡沫板刻画轮廓→棉签点画纹理→彩纸撕贴装饰”的技法组合。教师及时捕捉这一创意,组织幼儿开展技法分享会,引导其他幼儿借鉴创新。活动中幼儿共创造出8 种原创性技法组合,创造力得到充分展现。技法支持强调“少干预、多鼓励”,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三、引导幼儿模仿,鼓励适宜性自主探究

幼儿受年龄、能力等影响,对生活与自然现象、社会情境等具有较强的探索欲,因此经常会出现幼儿有样学样的表现,家长或者老人的行为等。老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点,让幼儿去模仿一些版画作品,通过对模仿画的形式进行指导。

老师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运用模仿理解版画创作特性,引导他们单独地展开创作,也可以鼓励学生在模仿当中融入自己感兴趣的元素,以此来让他们的艺术鉴赏水准不断提升。

在幼儿刚开始学习版画制作时,老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样画来进行指导,这样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幼儿们:“你能从图片中看到什么?”“艺术家都是如何操作这一步的呢?”“如果你来做的话,你觉得如何操作会更加适合呢?”这样的问题会使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展开思考,他们能够自发进行对样本中的素材运用情况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版画知识进行重新认知。在幼儿对事物作出自己的看法、感想之后,老师就可以使这一活动的过程完全让幼儿们自己掌握,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选择绘制的内容,依照样本完成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运用团队成员的思路完成发展,进一步丰富幼儿们对于艺术主题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进行美术活动的热情,从而使其获得更多版画的绘画经历。

结束语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证实了全面素养导向下幼儿版画材料与技法融合教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材料选择上,分龄适配的策略能够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需求,使其在安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艺术体验。技法培养的三阶递进路径则为幼儿提供了从基础到创新的系统性支持,既保证了技能的扎实掌握,又促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模仿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平衡了指导性与自由度,帮助幼儿在模仿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参考文献:

[1] 生活之美与童心之趣——来自一线幼儿版画课堂的对话与思考。李永永。少儿美术,2019(07)

[2] 幼儿版画活动中材料投放与使用的策略研究。李宇超。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5(04)

[3] 幼儿园版画与创意美术的“新组合”。陈维。新班主任,20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