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的实践思考
郭甜甜
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张店初中 044311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价值
(一)拓展学生美术学习深度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入了解。艺术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美,例如线条美、色彩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若不能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美感,就不能理解它所包含的艺术表现力、绘画技巧、风格、画面结构等方面的内容,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水平。可以看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发掘出其中的奥妙,扩大学习的深度,进而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表达水平。
(二)激发学生美术探究兴趣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育,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审美素质的培养,可以使他们从不同风格、不同主题和不同主题的绘画作品中感受到美,并得到一种特殊的美学感受,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艺术作品所吸引,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进而积极地投入美术教学活动。
(三)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
每个国家的美术都有自己的特色,在进行艺术审美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各国的文化与理念,通过对艺术品的深刻欣赏,形成了一种文化理解的素养,并将其作用到美术的创造中。通过对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并更深入地去感知无处不在的装饰绘画中的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创新实践等素质。更重要的是,在美的熏陶下,学生会对生活充满热情,并培养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策略
(一)观察现实生活,寻找美学元素
艺术来自生活,它是以生活素材为基础对其进行二次处理,创造出一种既有生活情趣又有思想感情的艺术品。初中生的审美水平还处在一个发展的时期,要想真正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老师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把他们所熟知的生活实物当作教学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对生活中的物体的观察,去体会它们特有的美,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观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想象力与美感的培养。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取三步行动:首先,确立观察目标,制定观察方案,从整体到局部,还是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分层次地观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掘美,将观察到的美转化为绘画的素材;第二步,就是要掌握观察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在观察物体的时候,视角的改变和时间的变化,都会对观察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要去看一个自然的景色,要选择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在光照比较充足的时候,从全局出发,去感受大自然的壮阔,然后,从细节上进行细致的观察,去感受隐藏在花朵、草木、道路等细节之中的美,进行系统的观察,从而加深学生对美的感受和体验。第三步:在观察完毕之后,仔细地作一个小结:你发现了什么?你从观察中学到了什么?通过自己的提问和回答,将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整理,积累自己的观察体验,为在生活中发现美做好充足的铺垫,在感情上了解观察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审美观。
(二)鉴赏艺术经典,品味文化内涵
文化理解素养是初中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感知、理解和解读一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人文内涵的能力。为了促进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文化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的作用,加深对艺术的认识,老师可以将艺术经典赏析活动进行介绍,让学生们感受到好的艺术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用艺术的美感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优秀的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既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文化。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内涵的深刻理解,以此来提高对文化的认识,加强对美术作品的文化鉴赏体验,同时,也为以后的鉴赏艺术作品,多个方面的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组织创意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1. 组织美术创作活动,提升审美鉴赏深度
为了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细节部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加深对艺术品的审美认识,在实践中,老师可以通过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造,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欣赏能力。艺术创造是多种多样的,老师们可以通过模仿别人的优秀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能反映自己个性特征的作品;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别人的作品再做一次。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修改自己的作品,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欣赏能力。
2. 组织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审美感知平台
审美感知活动不仅指的是对优秀艺术作品的鉴赏,还包括对周围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知。单纯依靠教科书进行审美认知活动,势必影响学生的审美知觉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可以在课外组织一些艺术活动,拓宽我们对美的认识,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周围的美。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老师们在进行初中美术教育时,必须与有关的教育标准相联系,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和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优化学习体验,让他们在参加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好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加深学生的审美知觉体验,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扩大他们对美的认识的范围,让他们在参加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素养。
参考文献:
[1] 魏小珍.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策略研究[J].教师 ,2024(4):69-71.
[2] 陈琳 . 初中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山水画教学为例 [J]. 文科爱好者,2023(6)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