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提高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作者

张玲玲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芙蓉学校 422700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小古文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教育的基础内容。古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由于语言生僻、句式复杂和理解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古文时感到枯燥乏味,产生学习障碍。为了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小古文的教学质量亟需改进。本文将分析现有教学问题,提出一系列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小古文教学质量。

一、小古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小古文教学存在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古文词汇较为晦涩,句式较为复杂,学生普遍觉得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动力。许多学生对古文缺乏兴趣,难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单一讲解与背诵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索精神。

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许多小学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和背诵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但却忽视了学生理解与创造力的培养。课堂上缺乏互动与探讨,学生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参与思考与讨论,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提升。

3. 教学资源匮乏

在很多农村或资源匮乏的学校,小古文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缺乏辅助材料、教具、电子资源等,这影响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兴趣。而在一些城市学校,尽管资源较为丰富,但仍未能充分整合利用多种教学工具,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案。

二、提高小古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小古文教学质量的首要步骤。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情境创设法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讲述与古文相关的历史故事,或者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来再现古文中的人物和场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文的情感与内涵。例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司马光小时候勇敢救人、破盆救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古人从小培养责任感和勇气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古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将古文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比如,在讲解《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农夫等待兔子撞树的视频动画,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古人借寓言讲述的勤劳与不依赖侥幸的智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将古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成语或古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背后的文化背景。例如,在讲解《守株待兔》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比如学生看到同学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得短期的成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通过“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来警示人们不要依赖侥幸,帮助学生体会努力和持之以恒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增强对古文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合作学习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思维碰撞。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集体意识较强,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古文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小古文的理解展开讨论、讲解和演绎。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探讨“知音”这一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拓宽他们的思维。

(三)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除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最终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学生的讨论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维度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合作表现以及思维的深度,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多维度评价则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而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背诵能力。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培养他们的全面能力。例如,在学习《荀子·劝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演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从而综合评价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丰富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资源也是提高小古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发更适合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论语》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学生喜爱的历史人物或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加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古文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如博物馆、文化活动、社区资源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参加文化活动或听取专家讲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古文,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

提高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优化评价体系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显著提升小古文教学的效果。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万莉娜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类作业设计探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5): 121-123.

[2] 张陆慧, 杨穆.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创造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索 [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25, 4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