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播报到对话:融媒体时代新闻主播语态的重构与范式转换
陈晶晶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教科影视频道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一、引言
融媒体是指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媒体形态。它打破了媒体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多种媒体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样。新闻节目主持人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其播报语态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笔者作为浙江新闻频道的主播,深切感受到语态转型的必要性与挑战。研究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变化与发展趋势,对于提升新闻传播效果、增强媒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要由专业的媒体机构和记者主导。然而,融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自媒体的兴起使得普通大众也能够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新闻信息。这种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格局,使得新闻来源更加丰富,但也增加了信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传播渠道多样化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渠道的出现,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多选择。例如,笔者近期参与的《小强热线主播说》正是依托短视频平台,实现新闻内容的轻量化、可视化传播,显著提升了新闻的触达率和互动性。
(三)受众需求个性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受众对新闻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新闻信息,而是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新闻内容。例如,《新闻亮晶晶》在节目中增设“观众点题”环节,根据观众反馈调整播报焦点,随机以脱口秀的方式,增强了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与观众和网友也形成了有力的互动。
三、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变化
(一)语言风格更加口语化、生活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通常较为正式、严肃。然而,在融媒体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逐渐向口语化、生活化转变。例如,在《新闻大直播》中,笔者尝试使用更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比如将“我们”变成“咱们”,将“不无道理”讲述成“可太有道理了”;甚至在报道民生新闻时适当融入一些方言元素,增加观众的融入感和好奇心。比如在杭州方言中,习惯用“结棍”来表达一种结实、厉害、强的意思,有些语境中,可以表达为: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爷,用杭州话来形容就是,毛结棍嘞。诸如此类表达,一定程度上能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也增加了民生新闻的趣味性。
(二)互动性增强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互动性得到了极大增强。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再仅仅是新闻的传播者,还成为了与受众互动的桥梁。例如,在《小强热线主播说》中,我们通过评论区及时回应观众提问,甚至根据观众建议适当调整内容选题,极大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粘性。
(三)呈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呈现形式的多样化需求,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传统的文字、语音播报外,还增加了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例如,在《新闻亮晶晶》中,我们引入虚拟背景和动态图文,使新闻呈现更加生动、直观。
(四)专业性与亲和力的平衡
在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增强亲和力。例如,在《新闻大直播》中,笔者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始终保持严谨和专业,而在民生新闻中则更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实现权威与亲切的统一。
四、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播报语态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与个性化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将朝着智能化与个性化融合的方向发展。例如,我们正在尝试利用AI 语音合成技术为《小强热线主播说》定制个性化播报风格,进一步提升内容吸引力。
(二)跨媒体合作与协同
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跨媒体合作与协同的能力。例如,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新闻大直播》与《小强热线主播说》实现联动报道,既发挥电视的深度优势,又借助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形成协同效应。
(三)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表达结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全球化视野,关注国际新闻动态,传递全球声音。同时,他们也要注重本土化表达,将国际新闻
与本土受众的需求相结合。例如,在报道国际新闻时,笔者常会结合本地观众关心的角度进行解读,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
(四)持续学习与创新
融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环境和技术不断更新,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持续学习与创新的能力。笔者通过参与短视频制作、学习VR/AR技术应用,不断探索新的播报形式,保持与时代同步。
五、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
融媒体时代为新闻节目主持人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挑战。信息过载使得受众的选择增多,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自媒体的崛起导致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主持人需要具备更强的辨别能力和审核能力;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主持人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播报语态和内容。
(二)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挑战,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提升专业素养,增强互动能力,创新播报形式,并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例如,在《小强热线主播说》中,我们建立了严格的内容审核机制,同时通过 A/B 测试不断优化播报语态和内容形式,以适应观众需求的变化。
六、结论
融媒体时代,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语言风格口语化、生活化,互动性增强,呈现形式多样化,专业性与亲和力平衡等特点。未来,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播报语态将朝着智能化与个性化融合、跨媒体合作与协同、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表达结合、持续学习与创新等方向发展。作为一线主持人,笔者通过多档栏目的播报和主持实践,深刻体会到语态转型的重要性,并将继续探索适应融媒体语境的播报方式,提升新闻传播的效能与温度。
参考文献:
[1] 刘芳 . 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播报风格及策略研究 [J]. 采写编 ,2024,(02):43-45.
[2] 邰晓博 .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主持播报风格及应对策略分析 [J].新闻前哨 ,2022,(03):42-43.
[3] 李 承 超 . 民 生 新 闻 节 目 主 持 人 语 态 创 新 分 析 [J]. 中 国 报业 ,2023,(17):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