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方式创新路径研究
陈翠霞
广东省清远广播电视台
引言
我国正处于融媒体时代,这对传统的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因此需要新闻记者创新采编工作,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和工作理念,认识到创新采编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从采访和编辑两个方面出发,创新采访思路、拓宽采访途径;创新写作方法、优化写作技巧。以实现新闻记者采编工作质量的提高,满足群众的新闻阅读需求,确保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与真实性。有效的发挥新闻的教育与舆论引导作用,提升新闻部门的核心竞争力。
一、转变自身定位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到采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一方面是要认识数字技术对新闻采编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熟悉融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方法以及各类新闻平台的传播规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各类新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打破传统采编工作只靠人工的理念,借助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采编工作的开展质量。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应该把握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行业风向合理地使用数字化技术以应对融媒体发展的各类挑战,从而促进新闻采编工作效率的提高 [1]。
另一方面,新闻记者要充分重视创新思维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不仅仅要创新工作技巧,还要创新工作理念。认识到采编工作是新闻传播的基础,应该在采编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新闻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社会价值,并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在新闻内容中融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从而达到丰富新闻内容的目的。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在融媒体时代下,形形色色的新闻内容冲击着群众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编的过程中弘扬社会正能量,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确保新闻能够发挥正确的教育作用,保证新闻内容的客观准确。
二、创新采访思路
在融媒体时代下,大部分受众观看或者阅读倾向于零散的、短时间的新闻内容,因此传统的采访思路与话题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新闻阅读需求。这就需要融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创新采访思路,浓缩采访内容和创新采访话题,满足融媒体时代下群众的观看需求。
第一,新闻记者要合理的利用数字化技术。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功能,新闻记者在新闻采编前应该明确该新闻的主要受众。比如本次新闻的主要受众为二十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因此新闻记者利用数字技术收集和分析二十到三十岁年轻人当前的新闻阅读倾向,根据其阅读兴趣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向和采访主题。比如在进行我国社保缴纳的相关新闻采编工作时,新闻记者利用大数据搜集到年轻人更关注“双休与社保二选一”的问题,基于数据的分析结果,记者应该将采访主题设置为“双休与社保,‘社畜’的权益应该如何保障”。通过趣味性的采访主题和各种年轻人使用的网络用语,能够有效的吸引目标群体的关注。
第二,记者要选择贴合受众需求的采访主题。当前人们观看新闻,目的是为了从新闻中了解自己所需求的内容,包括社会政策、福利内容等等,因此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选择贴合受众需求的采访主题。而在当前背景下,受众不仅仅关注社会政治和国家军事,还包括各类民间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新闻记者可以广泛地搜集各类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在这些问题事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闻的深度与广度。比如就近期发生的“小区电动车充电爆炸事件”,新闻记者应该广泛地搜集各地电动车爆炸事件,并在此基础上为受众传播正确的电动车充电方法,让群众通过新闻内容认识到电动车充电不正确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选择贴合群众需求的采访主题,获得群众的关注与认可,从而实现新闻内容的广泛传播,确保新闻能够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提高新闻工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新闻采编记者还应该追求内容的独特性。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新闻表层内容,而且要进一步挖掘新闻内容背后深层次的内容,包括新闻所传递的社会温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挖掘情感价值,有效的区分不同新闻记者采访内容,确保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内容的独特性,新闻记者应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采访新闻当事人,根据当事人的情感状况选择不同角度的新闻主题[2]。
三、优化写作技巧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想要创新采编方法,就要优化自身的写作技巧,并且始终坚持写实原则。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确保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而且能够有效的吸引大众的阅读兴趣,提升新闻的传播效率。
一方面要坚持写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特点之一,缺乏真实性的报道不可以被称之为新闻内容。在融媒体时代下,部分新闻记者为了获取利益,往往会用夸大、歪曲等方式进行舆论引导,这偏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始终坚持写实性原则,要用积极正向的语言描写新闻内容,让群众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全面准确地掌握新闻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依据新闻报道做出自身的评价与选择。坚持写实性原则不仅仅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更是基础工作能力的展现。
另一方面是要创新写作技巧。在融媒体时代下,各类网络语言和词汇层出不穷,而身为新闻记者,也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类语言词汇的意义,从而合理的利用网络词汇进行新闻报道,使新闻内容符合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而网络词汇的利用需要根据受众特点进行选择,针对年轻人,新闻记者可以用轻松活泼的文字表达方式进行文章的书写,同时在新闻中穿插图片,以吸引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而针对中老年人或者是相对严肃的新闻内容[3],新闻记者应该采用正规严肃的文字表述方法,确保新闻内容精准有效的传播。除此之外,新闻记者还应该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通过阅读新闻报纸和杂志等内容,积累其他领域的专业术语,包括地理、金融、科学等,通过知识的积累,能够有效的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使其具有深度与广度,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群体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另外,新闻记者应该合理的利用社交平台,将纸质与数字化相结合,在纸质报道上插入二维码,让读者通过扫码观看到与新闻有关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体会到新闻内容,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提高新闻传播效率,创新新闻形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下创新新闻记者的采编工作方式是必然趋势,是满足受众阅读需求的必然要求。因此通过转变自身角色定位、创新采访主题以及提高写作技巧,借助数字化技术、梳理正确的工作思维,确保新闻记者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受众特点创新采编工作流程和内容,使得新闻内容能够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从而提升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发挥新闻的教育作用,为推动我国多媒体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田野 .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策划的创新研究 [J]. 记者观察 ,2023,(32):43-45.
[2] 王韵荣 .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研究 [J]. 中国报业 ,2023,(16):36-37.
[3] 郑力.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方式的改变与创新[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