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作者

陈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80

1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资源合理规划与分配的重要工具。通过精准预测和统筹安排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企业能够有效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确保每项资源均能发挥其最大效能。以人力资源为例,企业应根据项目进度和任务需求,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人员数量和技能与工作要求相匹配,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在物资采购方面,企业应依据预算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防止过度采购导致库存积压,或因采购不足而影响施工进度。

1.2 加强成本控制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全面预算管理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坚实的依据。企业应通过制定详尽的成本预算,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实施严格监控和科学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成本出现偏差,必须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例如,对原材料成本实行实时监控,当市场价格波动引发成本超支时,可以迅速调整采购策略,寻找性价比更优的供应商,或者优化施工工艺以降低原材料消耗,从而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3 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在建筑施工项目推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挑战,包括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助力企业提前识别和评估这些潜在风险,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通过情景模拟和深入分析,企业能够构建弹性预算体系,以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例如,在面对市场价格波动加剧的情形时,企业可以在预算安排中预留适度的价格调整余地,或与供应商协商签订价格调整协议,从而有效减轻价格波动对项目成本的不利影响。此外,通过实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企业能够敏锐捕捉到潜在风险的先兆,并迅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范,确保风险不致扩散蔓延。

2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能提升的路径

2.1 强化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预算编制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石,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后续预算执行及管理效能具有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需摒弃传统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综合运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多元化方法。例如,针对某些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可采用零基预算法,不参考以往预算状况,从项目实际需求着手,对各项成本费用展开重新评估与测算,以确保预算能够切实反映项目实际情况。同时,结合滚动预算法,依据项目的进展程度与实际执行状况,定期对预算予以调整和修正,确保预算始终具备对项目的适应性与指导性。此外,在预算编制进程中,需充分激发各部门及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施工部门对项目的施工流程及实际成本有着更为深入的认知,财务部门则在成本核算与资金管理领域具备专业优势。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协作,可提升预算编制的精准性与可行性。与此同时,需强化对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的剖析和探究,充分考量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变动等要素,并将这些要素纳入预算编制的考量范畴,以增强预算的抗风险能力。

2.2 提高预算执行的刚性与灵活性

预算执行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需强化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严格依据预算安排开展资金支出与项目实施工作。构建并完善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及时察觉并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针对超预算支出,要严格履行审批流程,以保障每一笔资金均能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亦要重视预算执行的灵活性。建筑施工项目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设计变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预算执行进程中,需依据实际状况对预算予以适度的调整与优化。例如,当项目发生重大设计变更时,应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以确保预算能够契合项目的变化。为提升预算执行的效率,企业亦可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借助该系统,达成预算的在线编制、审批、执行与监控,提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能。同时,借助系统所生成的各类报表及分析数据,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支撑,以便及时对预算执行策略加以调整。

2.3 加强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强化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构建已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效能的必然举措。企业需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入,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与系统,达成预算管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借助信息化系统,企业能够实现预算数据的集中管控与共享,提升预算编制、执行及监控的效率与精准性。与此同时,信息化系统能够为企业赋予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通过对预算数据展开深度剖析,企业可及时察觉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潜在风险,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此外,借助信息化系统还可达成与企业其他管理系统(如财务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等)的集成,实现数据的交互联通,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效能。

2.4 培养高素质的预算管理人才

具备高素养的预算管理人才是建筑施工企业增强全面预算管理效能的核心要素。企业应当强化对预算管理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提升预算管理团队的整体素养。其一,需加强对在职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时开展业务培训与学习交流活动,使他们掌握最新的预算管理理念、方法及技术,提高其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其二,要积极引入拥有丰富预算管理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企业的预算管理队伍。此外,企业必须重视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预算管理工作贯穿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与各部门之间实现高效沟通和协调。因此,企业应通过开展团队建设活动等途径,不断增强预算管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以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顺畅推进。

3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成本控制、增强风险应对能力等方面起关键作用。为充分发挥其效能,企业需多方面着手,强化预算编制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执行刚性与灵活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管理体系。实际操作中,企业不能仅停留在理论,要将提升路径落实到日常管理,这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尤其各部门密切配合。只有员工认识到其重要性并积极参与,才能提升效能。未来,随建筑市场发展变化,企业挑战增多,全面预算管理需不断创新完善以适应新环境和需求。企业应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及时调整策略方法,确保其有效性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 罗雯丽 .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J]. 纳税,2025,19(15):115-117.

[2] 郭雅芳.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 市场瞭望,2025,(07):139-141.

[3] 吴晓璐 . 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改进思考 [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5,(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