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云”游,“韩”情脉脉
王丝丝 朴香玉
通化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吉林通化 134002
一、引言
习近平主席强调“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用韩国语和中文传播通化市旅游业对扩大通化市旅游业传播范围和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用韩国语和中文双语言来宣传通化市旅游业,可以让更多的受众体了解到通化市旅游业,从而扩大通化市的知名度和传播范围。
本项目的研究核心目的在小红书平台上宣传通化市旅游业,通过用朝鲜语和中文双语模式宣传通化市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从而将这些内容更好的呈现在受众体面前,为扩大通化市旅游业的传播范围奠定基础。通过该研究,我们将细致回顾通化市旅游业发展的过往和现状,同时精密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带来的新机遇下,为扩大通化市旅游业的传播范围带来的具体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下旅游业的发展与通化市旅游业实践
“经济全球化”最早由 T·莱维于 1985 年提出并发展至今。经济全球化是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它连接了世界各国,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各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加深了各个国家的旅游文化的深入,为各个国家的旅游文化传播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旅游业也进入新一轮全方位、多层次、更广泛对外开放。全球化背景下,各类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举办,为通化市展示自身文化魅力提供了更多平台,以此宣传推广本地的高句丽文化、红色文化、冰雪文化等。通过文化交流增进对通化市的理解认同,扩大通化市旅游的宣传范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旅游业作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将其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通化市旅游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说过“中文也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官方语言之一,当旅游业重启时,语言能够帮助我们重建连接的桥梁”。因此用中文宣传通化市旅游业也是必不可少存在的语言之一。
其次中国文化旅游部《“ 发展规划 持边境地区开展‘语言 + 旅游’融合试点,鼓励开发多语种智慧旅游平台 韩语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因此用“韩国语 + 中文 + 旅游” ,从而达到扩大通化市旅游业的传播范围的目的,另外最 照人员实施免签政策,允许其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免签 沿阵地,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2025“五一”假期,全省入境 64% 大 的促进了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
三、通化市旅游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1. 历史发展(1)冰雪运动
通化市作为“新中国滑雪起源地”,1957 年举办了新中国首届全国滑雪运动会,诞生了首位全国冠军单兆鉴,之后他还强调过通化要利用好丰富的滑雪资源,以滑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发表过“中国是人类冰雪运动的起源地”。随后通化市在 1959 年建成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金厂子滑雪场,成为国内滑雪运动员的摇篮,培养了 80 多位全国冠军。此外通化市还有另外一座滑雪场——江南滑雪场。这一时期,冰雪运动以竞技体育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化旅游产业,但是为后期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李萌还在《全球旅游业的新挑战与新变革》这一书中提出要设计“冰雪 + 科技”“冰雪 + 赛事”的发展路径,重点突出通化市冰雪运动的巨大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文化遗产与景区建设
高句丽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2004 年,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集安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于 2020 年晋升为 5A 级景区。与此同时,红色旅游开始起步,杨靖宇烈士陵园、东北抗联纪念馆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旅游产品任以参观为主。
(3)旅游格局的构建
随着通化市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通化市交通越来越便利。2019 年,启动投资百亿的通化冰雪产业示范新城建设,2021 年,万峰滑雪度假区投入运营,拥有33 条雪道、5 条高速索道,旅游格局不断随之完善。
(4)自然景观演变发展
6000 多年前通化市就有人类活动痕迹,但在很长时间内,人口稀少,人类对自然景观干预小,山水、森林、河流等保持原始状态,如长白山余脉的老岭山区、龙冈山脉及众多河流,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是天然生态系统;清末后人口增多和民国时交通改善,开发有所增强,为以后发展旅游业奠定了一定基础;
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兴起,五女峰、龙湾群等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吸引游客,政府也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管理,出台保护政策,以此保护生态环境。
2. 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与需求
近阶段,通化市旅游格局逐渐完善。其中自然景观丰富,有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以七湾一瀑两顶山构成,景色优美;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 秋季红叶迷人,四季分明;还有四方顶景区,有“龙岗画苑”“枯木天堂”美誉。同时 满文化的发源地,文化资源深厚,此外这里还有让人难忘和敬佩的红色精神— 联遗址,是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主要活动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通化市 冰雪资源优质,为发展冰雪运动提供优质资源。此外,通化葡萄酒、人参等特色物产,为发展工业旅游、康养旅游等提供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国家国力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体现在旅游方面,人们现在的旅游趋势是比较注重深度文化感受、体验当地非遗、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带给自身视觉和心灵的冲击感等。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旅游服务品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要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与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风格。
(2)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语言上,用韩国语和中文两种语言宣传通化市旅游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为在通化地区朝鲜语导游数量极少,高素质、高水平的韩国语导游更是稀缺。同时朝鲜语专业学生对韩国语导游职业兴趣不高、定位不准确,不能大程度上满足双语宣传及导游服务的需求;在宣传力度上,通化市整体旅游宣传力度有待加强。最后通化市地处偏远,交通相较于省会城市不够便利,对游客吸引力不够,即使有双语宣传,也可能因地域吸引力有限因素导致游客前来旅游的意愿不高。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党的十八大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用韩国语和中文宣传通化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国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通化市地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带,用双语宣传有助于吸引东亚地区的游客,加强与东亚国家的旅游合作。同时,继党的十八大之后,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政策文件指出要为来华旅游人员提供语言服务,这一政策无疑是为用双语宣传通化市旅游业注入新的发展机遇。
四、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研究的探索策略
1. 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问题及对策
深入探索把握现阶段韩国语智慧 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的现状,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调查游客的实际需求。经过广泛查找资料和实践,我们发现存 题:第 ,用韩 化市特色文旅资源翻译停留在字面直译阶段,缺乏深度文化阶段解读,可能会 游客对翻译内容 偏差;第二,宣传内容缺少个性化,难以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兴趣。
针对游客的特点和需求,宣传正确且优质的旅游资源才是关键。文旅融合与国际发展课题组强调:“语言景观不仅关乎文字标识,更在于构建无国界的文明叙事场域,让文化底蕴在数字交互中实现世界性理解。”因此我们要突破“字面翻译”,要传递文化共鸣。为用韩国语,中文正确的宣传通化市旅游业贡献力量。
2. 平台设置创新(1)“韩国语+ 中文”双语模式
“韩国语 + 中文”双语模式具有显著的特色及宣传作用。就拿以小红书发布“双语旅游攻略”来说,针对熟知或认识其中一种语言的游客来说是非常便利的,与此同时还扩大了通化市旅游业的宣传范围,能够以最快速度帮助游客了解通化市的特色旅游地,向从“被动查询”到“主动服务”转换。这样不仅解决了“语言不通、文化不懂”的痛点,还让通化市特色资源成为跨越国界的文旅吸引力。
为推进“韩国语+中文”双语模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通化市旅游宣传内容分为四个方面—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再根据这些内容收集详细的资料和视频;其次将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正确的翻译;最后将整理好的内容标注好双语字幕和配音发布在小红书平台上。
(2)红色文化故事嵌入
加入文化讲解内容对激发游客的兴趣和跨文化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将通化市红色文化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讲解,将通化市的东北抗联精神、杨靖宇精神融入其中,在宣传和发扬通化市红色精神的同时还会让游客产生文化认同感。以红色精神为纽带,让游客对通化市红色精神更加理解和崇拜。
3. 团队队伍建设(1)双语人才培养与兼备
针对用韩国语和中文双语宣传通化市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双语人才应拥有熟知并掌握用韩国语和中文翻译及交际的能力,做到能够专业、正确的传达通化市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内容。突破“直译”局限,实现“语义等效 + 文化适配”,同时还要深度挖掘通化市旅游的“差异化卖点”,并与用户需求匹配,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宣传通化市旅游业,另一方面也是弱化文化差异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
(2)韩国语教师团队协作
教师协作主要体现在术语标准化、表达适配性优化、语法与文化禁忌筛查三个方面。在术语标准化方面,教师应该针对通化市的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这些内容方面表达的专业术语是否规范进行检查,明确韩国语译法的唯一性与准确性,避免引发游客的意识形态联想;在表达适配性优化方面,指引双语人才将书面化韩国语转化为符合平台语境的口语化表达,优化为更具互动性的表达方式;在语法与文化禁忌筛查方面,教师团队要审核内容中可能存在的韩国语语法错误、文化隐喻冲突等在配图中的规避。
(3)平台运营专员
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背景下,我们构建线上传播的的手段。这为扩大宣传通化市旅游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用小红书平台紧紧围绕“内容触达 - 用户互动 - 数据反馈 - 策略迭代”的全链条展开,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互联网反馈的数据并根据其实施或改变策略,为区域旅游跨境数字化宣传提供可操作的运营示范。
五、结语
本研究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党的十 八大以来中 旅 发展的政策导向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用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如何宣传通化市旅游业。 回望通化市旅游 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通化市是一个旅游种类很丰富的城市,虽然在发展历程上充满了曲折。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通化市旅游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针对通化市旅游业宣传范围不够广阔的问题,有了经济全球和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给通化市旅游业不断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应该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优化自身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内容宣传的质量,扩大宣传通化市旅游业的力度。
在推动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富有创新的措施,敢于尝试不同的宣传方式,不仅融合用韩国语和中文对通化市红色精神、 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和特色产品进行宣传,还专门针对通化市红色文化进行专栏展示。正如石培华指出:“要挖掘地方独有的文化资源、自然景观或民俗风情,通过创新方式呈现给游客,从而激发旅游市场的活力”。因此在推动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通化市业分为四个模块来进行宣传,这旨在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与兴趣。在平台建设方面,我们注重提升宣传内容的质量,同时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注重团队意见,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的内容,使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加符合游客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萌. 全新旅游业的新挑战与新变革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2] 单兆鉴. 中国滑雪运动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
[3] 石培华. 文旅“种草”新思路: 文旅新趋势,种草新解法[R]. 武夷山:2025 小红书文旅峰会组委会,2025.
[4] 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 . 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中的讲话 : 语言能够帮助我们重建连接的桥梁 [C].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2021.
通讯作者:朴香玉
基金项目:本文系通化师范学院 2025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阶段成果,项目名称:通化“云”游,“韩”情脉脉—韩国语智慧文旅服务创新平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202510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