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作者

邢柏康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610100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深化变革,对会计核算模式进行了优化完善,促使公立医院的核算工作更加透明、清晰,而公立医院的职能也能更好地发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的影响,公立医院在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既存在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1]。当公立医院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通过充分引入政府会计制度的创新点,则有助于医院财务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公立医院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医院存在的问题,积极加强盈余管理,以确保医院能够长远稳定的运行。

一、公立医院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妇幼保健院既具有公益性,也具有经营性,其盈余管理的核心问题主要在于合规、透明,并同时还需要符合当下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避免管理方式、目标偏离“以患者为中心”的目标。首先,在医院业务管理方面,存在财政拨款不足或未到位的情况,但其公共卫生服务却不断增加,导致收支出现失衡,进而影响盈余稳定性。或者医院盲目进行规模扩张,而忽视专科建设、住院业务能力培养等,会导致医疗服务收入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运营成本增加、收支结余下降。收入结构不合理也是其重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度依赖检查、治疗等盈利项目,偏离其主体职能。

其次,医院在设备采购、耗材管理等方面管控不足,其成本投入过高,且耗材比长期超标,医院盈余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人力、设备折旧、设备场地维护等费用占比较高,甚至存在忽略实际使用价值的情况,导致设备、场地闲置率较高。

另外,在人员管理方面,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标准不科学,存在绩效占比过高、过低的情况,与业务增长不匹配。在进行考核时,过度依赖业务量、收支结余,对忽视医疗质量、公益完成率等情况,促成科室重盈利现象发生。同时,医院财务人员缺乏医疗业务基本知识,而业务人员缺乏成本管控意识,因而其管理决策会出现偏差。不仅如此,医院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实时成本核算系统,难以准确评估各个科室绩效和成本效益,最终影响医院的盈余管理质量。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公立医院盈余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

公立医院近年来规模扩张速度加快,其公益性出现弱化,政府要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指引,确保基本投入到位,促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动机能够逐渐回归公益本质。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科学规划医院规模扩张速度,并对成本核算等步骤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公立医院的盈余处于稳定状态[2]。在计算医院日常运营资金时,可借助先进的计量方法进行测算,并结合相关政策,对收入、支出和债务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并针对特殊项目设立专项资金,减少盈余偏差问题。

(二)重视医院财务专业人才培养

为医院财务人员提供加政府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专业培训的机会,让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各种新制度和操作流程。同时,优化人才引进、激励制度,让财务人员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为盈余管理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加强医院盈余精细化管理

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将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进行细化,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分工和审批流程。实施全成本核算,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并按照科室、病种、项目等维度对成本核算等工作进行规范,确保其措施能够反映医疗服务成本。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结合当前的会计制度改革标准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标准,尤其加强支出费用的审核,最大程度控制不合理费用支出,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同时,会计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形成规范、准确的分析报告,以为医院各项收支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比如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资源配置、采购设备等方面。

(四)重视医院预算管理

在编制预算时,应积极引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并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合理编制预算,确保其预算能够满足医院正常运转需求。在预算执行期间,要加强监控,结合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其中存在的偏差,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预算偏差事件。此外,将各个科室的预算绩效执行情况与其绩效评价进行挂钩,及时对预算执行好的部门进行奖励,而针对超出预算的异常情况则需要进行问责,以促进预防执行规范性。

(五)加强医院盈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将医院财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积极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让医院财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都能够实现信息化。由于医院财务盈余情况与多方面挂钩,因而要积极打破部门壁垒,将医院财务数据与各部门进行共享,并充分纳入各个部门的反馈意见,为盈余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不仅如此,医院盈余管理要需要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要求,编制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报表和决算报表,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并定期向职工、患者、社会公众等披露财务信息,增强公众信任。

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给公立医院的盈余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导向,但同时也带了挑战。随着当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在进行盈余管理时,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在新旧制度之间寻找联系和差异,实现医院财务管理质量提升的目标。基于政府会计制度中的相关要求,医院要明确成本核算、支出预算等方面的要求,加强医院业务和财务管理融合,促使盈余管理制度能够与新会计制度有效衔接。医院也要积极配合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对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医院管理的规范性,从而促使新会计制度全面落实,为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研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探析 [J]. 活力 ,2024,42(08):46-48.

[2] 陈俊杰 .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盈余管理问题初探 [J]. 财务管理研究 ,2021,(01):77-80.

[3] 张小皖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浅析 [J]. 会计师 ,2020,(2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