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生物学命题的路径研究
王才荣
广东省中山市民众中学 528441
一、引言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地域文化资源正成为生物学命题的重要情境载体。生物学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域文化认同感。本文以 2025 年广东生物中考试题为样本,解析地域文化融入科学命题的路径、策略与教育价值,为素养立意的生物学评价提供实践参考。
二、广东中考生物卷融入地域文化的试题分析
2025 年广东中考生物卷在命题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试题巧妙结合广东本土文化元素和科技发展成就,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了乡土认同感和科技自信心 [1]。在传统文化与生活情境方面,试卷选取了广东特色农产品杨梅的种植管理作为命题素材,通过设置杨梅虫害生物防治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防治原理的理解。在科技应用方面,试题结合广东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花园设计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植物在雨水净化中的作用机制。
这些试题既立足于人教版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又紧密联系广东地方发展实际,使考试内容更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通过这样的命题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学科素养,更培养了其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 做中学" 理念。
三、地域文化融入中考生物卷试题的路径分析
(一)结合传统文化或生活情境命题
将地域文化融入中考生物命题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元素。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为蓝本,命题可以覆盖生物学科的七大主题,其中以生理学和遗传学两大主题最具融合潜力[2]。
在生理学主题方面,可以结合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生物学知识,如分析不同地区特色发酵食品(如客家娘酒、潮汕酸菜)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在遗传学主题方面,可以选取具有地域特色的动植物品种(如石岐乳鸽、清远鸡)作为遗传变异分析的案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生物技术,如福建的弓鱼术、浙江的杨梅栽培管理等,这些传统技艺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命题时可以采用情境化设问方式,例如给出弓鱼术的操作流程,要求学生用呼吸作用原理解释为何要将鱼嘴和鱼尾捆在一起;或者呈现杨梅种植中的特殊管理措施,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植物生理学依据。
这种命题方式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程度,更培养了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传统文化元素的选取要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情境创设要真实合理,问题设计要突出生物学核心概念,避免流于形式的文化点缀。
(二)科技前沿融合
中考生物命题中的科技前沿融合需要把握适度原则,既要体现学科发展,又要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比分析 2024 年和 2025 年的中考试题可以发现,科技前沿类试题正从基础原理考查向技术应用分析转变[3]。
2024 年的光调节血糖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机制的理解,属于基础生物学范畴;而 2025 年的人工角膜和脑机接口试题则更侧重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层面。这种转变符合STEM 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在具体命题时,可以借鉴人教版教材中的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选取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进展作为素材。
例如,以新冠病毒检测技术为背景考查核酸检测原理;以转基因抗虫棉为例分析基因工程的应用;以试管婴儿技术为情境讨论生殖医学伦理。命题设计要注重将高深的科技概念转化为学生可理解的问题,设置阶梯式设问,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要注意科技前沿内容的比例控制,避免因过度追求新颖性而增加考试难度,确保试题的公平性和科学性。通过这种命题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能力考查层级提升
近年来中考生物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呈现出明显的层级提升趋势,这体现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科学推理等多个维度 [4]。以近两年的实验题为例,2024年的凝血实验仅要求学生分析给定的数据表格,属于基础的数据处理能力考查;而 2025 年的同类试题则进一步要求学生自主绘制凝血时间的柱状图,并基于图表分析凝血机制,这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可视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能力层级的提升与人教版教材中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设计相呼应,符合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
在命题实践中,可以设计开放度适中的探究性问题,如给出不完整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补充关键步骤;提供原始实验数据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呈现;设置真实科研情境中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提出合理解释 [5]。这种命题方式强调知识的迁移应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学事实,更要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在评分标准制定时,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思维逻辑、科学表达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考查。通过这种能力导向的命题改革,可以有效区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生物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结语:
地域文化不是学科命题的“装饰性元素”,将地域文化与生物学命题相结合,是实现素养考查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生物学成就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将传统文化或生活情境命题与科技前沿融合、能力考查层级提升相结合,可提升学生生物学业成绩,增强其地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其它教学方式之中,为生物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想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志芳.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界,2020(33):31-32.
[2] 巫静. 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对策 [J]. 中学课程资源,2019(12):48-49.
[3] 葛剑辉. 初高中生物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教育科研,2019(23): 38-39+81
[4] 包让. 新课改中初高中生物教材衔接问题的研究 [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