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线上教学优劣势分析及下步策略探讨
王芳 孙同文 庞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 广东茂名 52500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2020 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线上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较大的发展与普遍的应用,及至疫情结束,线上教学方式无论是在专业课教学还是公共选修课教学中都有较深的影响。其中公选课的教学方式由过去的线下实体教学逐步向线上教学转变,在这转变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新的教与学的思考与挑战。同时,随着转变过程的进行,线上教学方式的优劣势也逐步体现出来,对其进行思考与探讨有助于寻求更高质量的教学实践。
2 教学方式的变化
全球新冠疫情的暴发,促使高校教学从线下实体教学向线上教学方式转变,利用腾讯会议、钉钉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完成各类课程的直播教学、作业提交与考核,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在线精品课程资源的录制与应用。疫情结束后,线上教学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推广,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面,G 学院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线上课程的推广,在线完成学习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自 2020 年至 2024年线上完成公选课学习的学生数量比例从 32.41% 增加到 87.07% ,线下实体学习的学生比例从 67.59% 下降至 12.93% 。
3 线上教学方式的优劣势分析
线上教学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且覆盖面广,目前 G 学院使用线上教学完成公选课学习的学生人数比例已接近 90% 。其教学过程的完成基本不需要实体教师的参与,学生自主学习、提交作业并完成考核获得学分,具备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授课教师经验丰富、素质高。G 学院公选课教学主要引进智慧树、超星尔雅平台上的课程,目前引入线上公选课程达 100 门,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 36 门,自然科学类课程 28 门,美育课程 22 门,创新创业类课程 6 门,体育类课程 8 门。总体来说资源丰富,能较好地起到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同时课程均由名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行业专家录制,课程专业性与质量都有较可靠的保障。
二是线上教学时间、空间上灵活性较强。线上课程由于使用提前录制好的视频,因此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与地点,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从而学习效率能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是线上公选课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线上教学的可回溯性较强,便于学生查缺补漏。线上教学视频可不限次数回放,因此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薄弱点加强学习,较易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线上教学主要通过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视频、动画、课件来完成,因此教学过程及效果亦会受到局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线上教学课堂氛围不浓厚。线上教学师生、生生之间无法见面,实时交流互动受限,也缺乏线下课堂的肢体语言与情感交流,易引发孤独感。
二是线上教学挑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自觉性。线上教学缺乏线下课堂的氛围与空间,学习过程中易因各样外界因素干扰而分心,视频播放完成代表学习的完成,因此学习过程的实际完成与否在教学平台上难以真实体现出来;另一方面线上课程的考核过程缺少监督,考核题目及答案在网络上基本能搜索到,自觉性低的学生可直接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完成考试,实际考试成绩也难以体现学习效果。总之,线上教学对于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最终目的如果是获得学分,实际学习效果是值得怀疑与思考的。
三是线上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线上公选课一般 2 学分 32 学时的课程较多,这样的课程线上视频学习的总时长一般在 1500 分钟左右,此外还有课后习题、讨论互动以及最终考核任务,因此学生完成一门线上公选课程需要长期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4 公共选修课线上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及相应对策探索
4.1 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的教学方式发展来看,随着学生对线上教学方式与流程的熟悉,绝大多数学生都偏爱线上教学方式的学习,由于线上教学班级人数基本不受限制(每门课程可达 1000 人),因此线上教学方式发展迅猛。从 2025 年最新数据来看,G学院通过线上教学完成公选课学习的人数达 14215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 88.5%⨀ 。这样的现象在高校中无独有偶 [1]。虽然学校在线上课程开展的初期就计划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来加强对线上课程的引导、监督与管理,但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混合教学模式受欢迎程度较为有限。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学生进行纯线上教学,其教学过程的完成、教学质量的高低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只能通过平台的一些数字反馈来实现,而数字所反映的信息实际上是较有限的,这也是目前线上教学方式存在的需要解决的较大问题。
4.2 相应对策探索
目前,由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因诸多原因已逐渐被师生放弃,线上教学的管理监督难度加大,但高校始终负有教学主体责任,应从多方面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监督,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线上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是加强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的重视,在时间、空间上给予师生更多支持。影响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的原因,主要是平台课程的更换、时间的冲突等客观因素,因此建议学校予以重视。纯线上学习时间过长会加剧学生学习负荷,降低教学存在感,从而降低教学成效,线下辅导是加强线上课程监督管理、增强学习效果有效的方式之一[2]。
二是加强对线上课程与平台的监管。监督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管,能自动识别“刷课”“替考”等异常行为。同时部分线上课程的考试题库多年未更新,学生可通过上网查询完成考试,这也是一大弊端,应加强考试过程的监督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是加强对学生的诚信管理及违规行为处理。建议在学生进行选课时签署在线学习诚信承诺书,严禁出借账号、委托刷课、传播考题及答案等行为;同时对“刷课”“替考”等行为取消课程成绩并给予适当处罚,严肃学习纪律。
5 结论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拓宽视野、发展兴趣、提升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高校公选课逐步由线下教学方式向线上教学方式转变,本文通过对线上教学方式的优劣势进行对比,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线上教学方式下步策略进行了相应地初步探讨,以期对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教学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晗 . 地方普通高校公选课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邯郸学院为例 [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37(04):72-75.
[2] 李宝敏 , 余青 , 杨风雷 . 混合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基于国内外106 篇实证研究的元分析 [J]. 开放教育研究 ,2022,28(01):75-84.DOI:10.13966/j.cnki.kfjyyj.202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