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审美意识培养的小学阅读课文教学策略

作者

李惠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红军小学 044000

一、审美意识与小学阅读教学的关系

审美意识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体验与鉴赏的能力,它包括对自然美、艺术美以及生活中的美的感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情感认知和思维深度,使他们能更加敏锐地感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而小学阅读课文教学正是通过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元素,向学生传递多样的美学体验。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渐从具体的物象向抽象的思维发展,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意识接受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更能够通过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想象空间,提升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因此,审美意识的培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审美意识的策略

1 创设情境,引导感知美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美。教学的第一步是通过创设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教师可以利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语调变化,甚至配合适当的背景音乐或情境画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能通过感官的刺激深入体会文本中的美感与情感。比如,在教授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春天的自然音效,如鸟鸣声、微风拂过树梢的声音等,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这些听觉上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联想到春天的景象,也能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体会到诗歌的意境。

2 赏析语言美,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赏析语言美,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而文学语言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词语和句式等构成了作品的美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语言,体会其中的艺术美。通过对比修辞、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提升他们的审美品味。例如,在教授朱自清的《背影》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背影”的描写,体会其中父爱的深沉与含蓄。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作者通过简单却极具表现力的语言传达了父爱的深远,这种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描写,既让学生感受到文学语言的魅力,也能激发他们对作品情感层面的深刻理解。

3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除了对语言的赏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也是培养审美意识的关键。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波动,并通过与自己的情感经历相对比,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艺术的魅力常常不在于形式的华丽,而在于它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当学生能够从课文中体会到人物的情感时,他们也能更加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例如,在阅读《雷锋日记》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助人为乐”的精神,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出发,讲述曾经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这样的情感互动,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还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对社会责任的自觉认知。

4 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与创造

除了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美,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与创造也是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审美的提升不仅仅是接受和体验的过程,它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艺术创作和表现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草原景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画纸上描绘他们眼中的草原,用色彩、线条、形状表现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或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草原的短文,感受草原的广袤与自然的气息。通过创作,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能通过自己的艺术表现,加深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5 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也是拓展学生审美视野的重要途径。除了课堂内的学习,课外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体验,帮助他们在与艺术作品的接触中提升审美水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戏剧表演或诗歌朗诵等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接触到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审美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或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演绎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

结语

基于审美意识的小学阅读课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赏析语言、引导情感共鸣、鼓励创作与表达,最终实现学生审美意识的全面提升。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认知将得到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够在课文中感受到美,还能够在生活中积极寻找和创造美,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琪.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析 [J]. 中国新通信 , 2025, 27 (11): 110-112.

[2] 周雪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审美教学实施路径 [J]. 亚太教育 ,2025, (11): 135-137. DOI:10.16550/j.

[3] 白娴棠 , 甄欣宇 . 小学语文教师跨学科教学适应性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 [J]. 教学与管理 , 2025, (15):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