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重构

作者

菅昌伟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初级中学 476600

引言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评价体系重构对于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体育评价体系侧重于运动技能和体能测试,忽视了对学生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多维素养的考查,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因此,重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的转变,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重构具有多方面迫切且重要的必要性。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来看,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技能,而是更注重综合素养。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关键素养的重任。传统评价体系难以满足这一要求,重构评价体系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2 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2.1 评价理念滞后,未能契合核心素养要求

传统初中体育评价理念往往聚焦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和体能测试成绩,将评价简单等同于对学生运动水平的量化打分。在这种理念主导下,体育教学的目标被窄化为培养“运动能手”,忽视了对学生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社会适应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2.2 评价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与综合性

目前,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方法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且多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如期末的技能测试和体能考核。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一方面,教师评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终结性评价只关注学生在某个时间点的表现,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大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此外,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难以培养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2.3 评价标准模糊,难以实现精准评价

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涉及多个运动项目和教学内容,不同项目和内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不相同,但目前的评价标准往往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导致评价过程难以操作,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例如,在体操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动作规范程度、身体姿态控制等方面的评价,缺乏具体、细致的标准描述,教师在评价时只能凭借主观经验进行判断,容易出现评价结果的不一致。

3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重构的策略

3.1 构建“知、能、行、健、特”五维评价内容体系

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知、能、行、健、特”五维评价内容体系。“知”主要包括运动认知、健康知识与技能,考查学生对体育历史、规则、术语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健康管理能力的理解;“能”主要包含专项运动技能、专项体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学生在运动技巧、体能锻炼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行”主要包含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情绪调控、环境适应、体育精神、道德、品格,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和生活中的健康行为表现。

3.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体系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等。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成果,通过技能测试、体能测试、理论考试等方式进行;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通过组织体育比赛、体育展示等活动进行。

3.3 完善评价标准体系

明确各评价维度的权重比例,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根据《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及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综合评价指南相关要求,确定“知、能、行、健、特”各维度权重,如“知”占 10% ,“能”占40% ,“行”占 10% ,“健”占 40% ,“特”占 20% 。同时,建立评价机制等级标准,以落实课程理念、达成课程目标为宗旨,对每个维度的评价内容进行细化,制定具体的测评点和行为表现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和等级。

3.4 加强评价主体的培训与指导

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和评价能力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要加强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评价主体的培训与指导,提高他们的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对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让教师了解核心素养导向下评价体系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多元化的评价技巧;对于学生,可以通过开展自我评价和互评培训,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重构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知、能、行、健、特”五维评价内容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体系、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加强评价主体的培训与指导以及建立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等策略,能够构建科学、全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促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与培育的实证研究 [J]. 薛成博 . 武术研究 ,2019(12)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J]. 胡端军 . 当代体育科技 ,2024(21)

本文系 2024 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质量校本研修建设的途径研究》(立项编号:JCJYC2428140715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