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与实践
姜思敏
广州华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511300
引言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小学高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逐渐形成,在这个阶段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德育渗透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1 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在高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 当前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扩写三条
2.1 渗透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在当下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不少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将教学重点单纯聚焦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与语文技能的训练,对德育渗透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知。他们片面认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专属职责,与语文教学关联不大。在这种观念影响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鲜少将德育目标纳入其中,导致德育渗透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
2.2 渗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与吸引力
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方法过于单一、陈旧,缺乏创新性与灵活性。他们习惯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我们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热爱祖国”等,这种生硬、枯燥的灌输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难以真正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此外,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小学高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未能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多样化、趣味性的德育渗透方法。
2.3 评价体系缺失,难以衡量渗透成效
目前,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以学生的语文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侧重于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语文能力发展的评价,而对德育渗透的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德育渗透的重视和动力,无法及时了解德育渗透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教师难以判断自己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合适、效果是否显著,也无法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3 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3.1 深挖教材资源,精准定位德育元素
小学语文高学段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传记等诸多题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准定位每一篇课文中的德育点。比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英勇抗击日寇,最后壮烈跳崖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精神。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英雄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气节。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蔺相如的宽宏大量和廉颇的知错能改中,领悟到宽容、谦逊和勇于认错等美德。
3.2 结合实践活动,强化德育体验感悟
实践活动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情感。例如,在学习了描写自然风光的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不随意破坏花草树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诵读经典诗词和美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3 运用榜样示范,激发道德情感共鸣
榜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共鸣。在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榜样人物或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比如,在学习《詹天佑》时,詹天佑面对外国列强的阻挠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务,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他的爱国精神和卓越才能令人敬佩。
3.4 多元评价激励,促进德育持续发展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教师要改变以往单一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道德表现。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沟通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的表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监督。教师可以设立“道德之星”“文明小标兵”等荣誉称号,对在道德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和语文实践活动,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渗透策略,将德育渗透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可以看出,有效的德育渗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路径. 王燕. 语文世界,2025(01)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马灵岩. 天津教育,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