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个性化指导模式研究
黄雅婷
台州市永宁中学 318020
引言
高中阶段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学生个性化辅导策略研究,旨在探索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学习分析技术,为高中生提供个性化辅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传统的“统一命题、统一指导、统一评价”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笔者将尝试借助学习分析技术,建立一个切合实际教学需求的个性化写作指导模式,以实现从“统一教学”到“因材施教”的转变,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模式构建:技术赋能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
个性化写作指导模式的构建,需要将学习分析技术与实际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一)多维度数据采集体系的建立
个性化写作指导模式的构建过程,本质上是一次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只是将技术工具引入课堂,而是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在操作层面,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这个系统既要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状况,又要便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整个模式的构建必须立足于教学实际,充分考虑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需求,确保每一项功能都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多维度数据采集体系的建立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第一,可通过学校常用的数字化教学平台,记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学生完成一篇作文所花费的时间,修改稿件的次数,引用素材的来源和频率等过程性数据。同时也会记录每次作文的得分情况,教师批改时指出的优缺点等结果性数据。第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日常阅读情况,记录他们阅读的书目类型、阅读笔记的内容、好词好句的摘抄情况等前置性数据。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写作学习档案,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写作成果,更揭示了他们的写作习惯和思维过程。通过长期积累这些数据,教师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成长轨迹,了解他们的优势与不足,为个性化指导提供充分依据。
(二)智能化数据分析与诊断
智能化数据分析与诊断环节是整个模式的核心所在。我们需依托现有的文本分析技术,建立一个包含三个维度的写作评估模型。第一个维度是立意深度,主要考察学生审题的准确度,立意的创新性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度。第二个维度是结构层次,重点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层次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整体结构的完整性。第三个维度是语言表达,着重评估词汇的丰富程度,句式的变化多样以及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系统通过对学生作文进行自动化分析,能够准确识别出每个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比如某个学生可能经常出现审题偏差,另一个学生可能习惯性地使用简单句式,还有的学生可能在段落衔接方面存在困难。系统会为每个学生生成一份个性化的诊断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明确指出问题所在,还会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例如针对审题偏差的学生,系统会建议他加强审题训练,提供一些审题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语言表达单一的学生,系统会推荐一些扩展词汇量和丰富句式表达的练习方法。这些诊断结果和建议为教师后续的教学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指导更加有的放矢。
二、实践应用:从数据分析到教学干预的有效转化
模式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将数据分析结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以实现精准指导。
(一)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差异化教学策略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准确评估基础上。教师通过分析系统提供的个体诊断报告,可快速识别每个学生的特定问题所在。以写景散文教学为例,当系统显示某位学生在景物描写方面存在不足时,教师可以推荐其重点研读《荷塘月色》中的经典段落,分析作者如何运用多种感官描写景物。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分组方式,将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组成临时研讨小组。比如为语言表达欠佳的学生小组选取《故都的秋》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品读仿写,为结构安排不合理的学生小组分析《背影》的叙事结构。通过这种针对性训练,学生能够在小组互助中获得更适合自身需求的指导。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各小组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指导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二)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
个性化学习路径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系统根据持续采集的学习数据,会为每个学生规划适合的学习路径。以记叙文写作为例,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系统可能推荐他们研读《包身工》等叙事复杂的文章,尝试多线索叙事写作;对于需要夯实基础的学生,系统则会建议从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的记叙顺序开始,先完成简单的叙事片段练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系统推荐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拓展练习。例如在学习议论文写作时,对社会问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时事评论类题目,而偏好文学分析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作品评析类题目。这种个性化学习路径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后教师需要定期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确保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有效实施。
结语
基于学习分析技术的个性化写作指导模式,为解决写作教学中的“统一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模式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让教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情,更精准地进行教学干预,最终实现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未来,我们将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一模式,推动写作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云 . 智慧课堂在高中语文交际语境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河北 : 河北师范大学 ,2023.
[2] 贺会霞 .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思路分析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5):149-151.
[3] 朱琪琪 .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高一语文单元写作“五能四维三段”教学模式与路径的应用研究 [J]. 文渊(中学版),2025(4):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