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精准帮扶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作者

朱艳华

连云港市东辛农场中学 222248

引言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精准帮扶政策的实施,使得许多贫困学生在经济层面获得了基本保障。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质量问题依然突出,他们往往因学习条件匮乏、自身心理压力大、家庭教育支持不足而在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学业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极易导致学习信心丧失甚至辍学现象,阻碍其后续教育发展。因此,如何在精准帮扶的视角下探索有效的学业质量改进策略,不仅是教育实践中的现实任务,更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结合精准帮扶的基本理念,探讨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以期为教育决策和学校教学提供参考。

一、精准帮扶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现状分析

当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就学权利,但在学业质量方面,他们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首先,经济条件不足导致学习条件差。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料,甚至在课外辅导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难以与普通学生竞争。其次,家庭支持不足成为制约因素。许多家庭因文化程度不高或生活压力大,无法给予孩子学业上的指导和精神上的鼓励,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再次,心理压力与自卑情绪普遍存在。经济困难常使学生产生自卑与焦虑感,这种负面情绪容易影响其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最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使其处于劣势,尤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上现状表明,仅依靠经济资助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业质量,必须将精准帮扶的理念落实到学业支持、心理疏导和素养培养等全方位环节。

二、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改进的必要性

学业质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更具特殊意义。首先,从个体发展角度看,学业质量直接影响其升学机会与未来发展方向。如果不能在初中阶段提升学业质量,他们将失去进一步教育的机会,陷入“贫困—失学—再贫困”的恶性循环。其次,从教育公平角度看,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质量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公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就学权利平等,更体现在学业成效和发展机会上的公平。

三、精准帮扶下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改进的核心策略

在精准帮扶的理念指导下,改进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应从多个维度展开。首先是完善经济资助体系。应进一步细化资助政策,确保真正惠及困难学生,并加强对资助资金使用效果的跟踪,避免出现资助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次是加强学业帮扶措施。学校应建立学业辅导机制,对学困生开展课后辅导、小组学习和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第三是提供心理支持服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制,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缓解因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焦虑与自卑。

四、学校、家庭与社会协同作用在学业质量改进中的实践路径

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的改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合力。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精准识别与帮扶机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注重其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差异化指导,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发展个性优势。家庭虽然经济有限,但在精神支持和教育态度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家长的积极陪伴与鼓励是孩子克服困难的重要动力。社会也应通过公益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捐助等方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额外支持。同时,应推动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帮扶网络,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支持。

五、精准帮扶策略实施中的问题与优化方向

在实践中,精准帮扶策略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的现象。二是帮扶措施单一,过分依赖经济资助,忽视了学业帮扶和心理支持。三是缺乏长效机制,帮扶活动缺少持续性和系统性,导致帮扶效果难以持久。四是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未来需要优化方向:首先,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精准帮扶真正落到实处;其次,拓展帮扶内容,注重经济、学业、心理和素养的综合帮扶;再次,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安排保障帮扶的持续性;最后,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以引导学生全面进步。

结论

精准帮扶视角下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学业质量改进,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表明,经济资助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业辅导、心理支持、资源配置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供系统性帮扶。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学业质量的整体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推动精准帮扶向纵深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模式。这样,才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初中生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发展机会,助力其走出贫困,成就未来。

参考文献:

[1] 魏晨宇 .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初中生学业负担治理的策略研究 [D].贵州师范大学 ,2025.

[2] 陈林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双螺旋模式构建及应用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27(04):124-128.

[3] 李静, 周冰, 丁亚东. 乡村初中生学业坚持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J].少年儿童研究 ,2025,(04):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