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中时政热点对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实践策略
马田田
阿克苏市第三高级中学 843000
引言:
当今社会时事变化迅速,青年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高中政治课堂若能将这些鲜活的社会现象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既能增强学习的现实感与时代感,又能激发学生思考公共事务的积极性。通过热点事件的探讨,学生能够在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逻辑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政治立场,为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
一、时政热点融入高中政治课堂的必要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时政热点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和问题,它们既反映国家的政策导向,也承载社会运行的真实图景。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政治生活的距离,使原本抽象的政治概念和理论变得具体、生动。通过热点事件的呈现,学生不仅能够直观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脉动,还能增强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和理解力,从而激发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时政热点的融入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高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政治认同在这一阶段尤为关键。课堂教学中结合时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国家政策背后的深层逻辑,感知社会治理与人民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培养责任意识与公共精神,明确作为社会成员的使命感,这不仅有助于树立国家认同和制度认同,也为形成理性和积极的政治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政热点的运用还具有促进素养提升的实践价值。热点事件往往涉及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多元化的利益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辩证思考,能够有效训练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解读和评价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增强理性表达与合作探究的意识。这种能力的提升不仅服务于政治学科本身,也为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必备的素养。因此,将时政热点系统地融入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政治认同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时政热点在政治认同素养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时政热点在政治认同素养培养中的实践路径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时政事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案例导入、热点解析等方式,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使其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政治生活的鲜活气息。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强知识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还能引导学生在理解热点背景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政策的基本逻辑和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则,从而使政治认同感建立在深刻的理解与理性认知之上。
课堂互动与讨论是实现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围绕时政热点设置辩论、情境模拟或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交流。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还能够在思维碰撞中不断修正和深化对政治制度与价值观念的认识。通过这种实践,学生逐渐形成理性、开放的政治态度,进而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和社会治理体系的认同感。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在自主探究与积极表达中不断生长。
媒体资源和社会实践的运用为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新闻报道、专题纪录片以及新媒体平台的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外持续关注社会发展动态,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同时,通过参观展览、参与社会调研或社区志愿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深化对国家制度与政策的理解。这样由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展,不仅拓宽了学习渠道,也使政治认同从认知层面延伸到情感与行动层面,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提升时政教学实效性的策略与思考
提升时政教学的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在内容选择上做到科学与精准。时政热点繁多,但并非所有事件都适合进入课堂。教师应注重事件与教材内容的契合度,挑选那些能够体现国家发展方向、折射社会核心问题、具有教育价值的典型案例,从而确保课堂教学既紧贴时代脉搏,又能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还要注意避免热点的片面化和表面化,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理解背后的政治逻辑与制度优势。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提升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单一的讲授模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教师应更多运用问题导向、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辩论讨论等方式,营造开放而富有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多样化的方法中,学生不仅能主动参与对热点问题的分析与探讨,还能通过思维碰撞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这种方法能够使课堂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从而有效增强政治认同的内在动力。同时,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能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使政治学习更具包容性与针对性,进而在整体上提升课堂的育人功能与教育价值。
信息技术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在线新闻资源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将复杂的时政信息转化为直观易懂的素材,提升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调研活动,在真实情境中感受社会运行与国家政策的力量。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衔接的方式,学生能够在认知、情感和行动三个层面形成全面的政治认同,从而实现时政教学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结语:
时政热点融入高中政治课堂,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更能在真实社会语境中培育理性思维与公共责任感。通过科学选择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课堂内外的延展,学生逐步形成对国家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理解与认同。政治认同素养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持续关注、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中不断积累与升华,为青年学生成长为合格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梦茜 . 时政资源在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的运用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2024.DOI:10.27312/d.cnki.gshsu.2024.002261.
[2] 蒋多娇 . 指向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24.DOI:10.27159/d.cnki.ghzsu.2024.001985.
[3] 刘淑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