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的提问引导方法

作者

马景媛

阿克苏市高级中学 843000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教学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何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已成为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够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在探究与交流中逐步形成科学思维。这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也为未来的学习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科学思维发展的必要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概念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核心,更是学生构建科学思维的重要支点。生物概念往往涉及结构与功能、个体与环境、微观与宏观等多层次的联系,学生若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化,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通过在概念教学中发展科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把零散的信息转化为系统化的理解,逐渐具备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好生物的关键,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理解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科学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探索者。生物概念往往源于实验观察与逻辑推理,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矛盾、分析原因,可以促进他们形成基于证据的思考方式。这种思维过程不仅增强了概念的理解深度,也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通过提问“为什么不同条件下产能效率不同”,学生能够主动联系实验现象和能量转化原理,进而培养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科学思维更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概念教学中注重思维训练,就能帮助他们建立系统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框架。科学思维的培养不仅服务于生物学科本身,也对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日常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在概念教学中不断强化科学思维,学生能够在探究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理性思考与科学探究的习惯,为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问引导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中的作用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提问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工具,更是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合理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巧妙设计问题,就能促使学生在回答与讨论中不断建构知识,从而形成深层次的概念理解。尤其在抽象、复杂的生物概念教学中,提问起到搭建思维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逐渐从现象表层走向本质规律的探索。

提问的引导价值还体现在对思维方式的训练上。教师通过提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推理到归纳的完整思维过程。例如,在讲解遗传规律时,教师提出“为什么子代与亲代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的问题,就能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联系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的规律,逐步形成科学解释的思维方式。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更学会了如何通过证据和逻辑来支撑观点,并在不断探究中形成科学意识,这对于科学思维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更为重要的是,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意识。当学生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会主动查找资料、设计实验、与同伴讨论,从而培养合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若能把提问与真实情境相结合,如联系生态环境问题或生命科技应用,学生就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体验科学思维的价值。这样的问题驱动不仅让课堂更具活力,还为学生未来面对未知问题时提供了思维训练的范式。因此,提问引导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有效提问方法的实施路径与教学策略

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有效提问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把握科学性与层次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逐步回答中加深理解。问题应体现学科逻辑,避免过于笼统或仅停留在事实记忆层面。例如,先提出“光合作用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再进一步追问“这些条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最后引导思考“光合作用效率受哪些因素制约”。这种循序递进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由感性经验过渡到理性分析,逐步培养科学思维。

有效提问的实施需要注重情境化与探究性。教师在课堂中应将问题与真实生活和实验探究相联系,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温室大棚的植物长势良好”,学生不仅能理解光照、温度与湿度对生长的影响,还能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结合实验教学,教师可以提出假设性和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分析结果来寻找答案,从而在实践中训练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提问与解答的过程,帮助他们在对比与修正中发现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提升科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实施有效提问还需注重互动性和生成性。教师在提问时要营造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并互相启发。在回答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路径和推理过程。针对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样认为”或“还有没有其他可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更全面的理解。通过这种动态生成的提问方式,课堂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有效提问的不断实施,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结语: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理解知识和提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提问引导,学生能够在思考与探究中深化概念理解,形成逻辑性与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科学性、情境化与互动性的提问策略,为课堂注入活力,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有效的提问方法不仅提升课堂质量,更为科学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切实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品格 . 大概念教学在高中生物学科学思维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D]. 闽南师范大学 ,2022.DOI:10.27726/d.cnki.gzzsf.2022.000144.

[2] 吴佳雪 . 生物学重要概念建构中科学思维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D]. 东华理工大学 ,2023.DOI:10.27145/d.cnki.ghddc.2023.000506.

[3] 吉文静 . 基于生物学概念建构发展科学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 [D]. 四川师范大学 ,2024.DOI:10.27347/d.cnki.gssdu.2024.0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