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钟海青
青岛市市南区延福花园幼儿园 266000
前言:”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是指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连各种因素,同时还融入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当下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要注重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遵循幼儿认知规律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确保与幼儿的身心规律发展相符合,进而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为其今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1 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1 课程资源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保证课程能够有效引导幼儿认知能力发展。他们熟悉日常生活。因此,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要确保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幼儿实际生活。教师要站在幼儿角度思考幼儿需求,深入到幼儿学习生活中,将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 + 科学”资源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要确保课程资源能引起儿童兴趣,来源于儿童生活,使幼儿感到熟悉亲近,同时还能激发幼儿掌握感和挑战感。比如,幼儿都有从冰箱拿出牛奶的经历,他们会发现牛奶袋有凝结水珠,也会发现日常生活中面包会发霉,如果买的薯片打开后不封口会变得不脆。这些生活现象贯穿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教师在开发与利用”生活 + 科学”课程过程中,要对这些在幼儿身边的科学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
1.2 课程资源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
幼儿园课程主要任务与目标是发展幼儿身心使其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在幼儿时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人生态度,具备良好价值观念。幼儿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不同幼儿认识程度不一样,其实认知程度也不一样。这些差异主要在于幼儿心理发展不同。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之间不同,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之处,关注他们的兴趣。如,对于那些善于观察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持续记录下发现,并进行对比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为他们提供实验机会,使其在实践中尽情探索,亲自动手来学习科学知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必须要确保课程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且源于幼儿生活,否则很难发挥出教育引导作用。课程资源要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比如吃饭、游戏、散步,全面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如,在餐后散步时,幼儿会停下脚步好奇观察花园里植物生长变化,或是追踪昆虫的活动轨迹。幼儿喜欢游戏,在搭建积木的游戏时,他们会尝试着寻找物体的平衡点,对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微妙关系获得直接的感受。这样使其通过亲身体验,主动探究,获得全面发展,在丰富幼儿经验过程中为幼儿今后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2.1 敏锐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科学火花”
幼儿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他们获取个人知识多源于其对外界的关注,而非仅仅是图片、绘本上知识。教师要善于倾听和观察,对于蕴含科学价值资源敏锐捕捉。在某些瞬间,幼儿对科学知识产生好奇心,比如幼儿在早餐时会发现从冰箱拿出来的牛奶袋有凝结的水珠,他们可能会产生疑问牛奶袋怎么会出汗?在参与户外活动时,他们会发现蚯蚓。在玩泡泡时,他们会发现阳光下泡泡出现了七彩颜色。这些小小的发现都是启发幼儿科学探究的起点。教师要对这些资源充分收集,可以运用电子设备进行记录。在记录过程中不仅要对现象本身记录,同时要对环境背景以及幼儿的语言、表情、动作充分记录。教师通过实际观察记录就能对幼儿兴趣热点和发展水平充分识别,从而能有效打造“生活+ 科学”数据资源库,确保动态真实。这还体现了以儿童为中心教学理念,在园本课程之外,捕捉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想法……从而开发这些资源,幼儿感受到被重视,探究动机也得到增强。
2.2 倾听童声,追随幼儿的兴趣与疑问
教育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需要出发,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满足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无限的好奇与探究,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机会与条件,满足其探究的需要。
以儿童为本教学理念,关键在于倾听,倾听幼儿想法。教师不能把控课堂,要将课堂交给儿童,确保课堂具有开放性,尊重儿童思维兴趣。幼儿的提问往往充满童趣,但是却将所有本质直接指出,比如他们会说为什么面包长毛了,薯片开封后会变软?问题看似简单,里面却包含着科学知识,比如生命科学、物质变化等内涵。教师可以将幼儿这些疑问作为”生活+ 科学”课程资源核心,充分开发源于幼儿生活有满足幼儿内在需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支持,如提供支持性环境,鼓励幼儿表达。可以在每日早晨设置“我发现”时间,鼓励幼儿分享昨晚和今早见闻。也可以在科学角提供问题墙,鼓励幼儿以绘画形式和以口述的形式记录疑问。如,面加酵母会膨胀,鼓励幼儿们大胆讨论,谈谈想法。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充分参与,当他们对某一现象都产生兴趣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开展集体探究。比如,幼儿们会说这几天吃的薯片不封口会变软。教师可以趁这个机会组织“薯片为什么会变软”的讨论,引导幼儿对比观察记录过程,对空气中充满水分进行了解。幼儿园“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基于幼儿疑问,能够带给幼儿熟悉感和参与感,他们通过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掌控感。
2.3 系统梳理,建立“生活 + 科学”资源库
教师通过捕捉与倾听为“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收集了原始素材。教师获得了原始素材,通过捕捉与倾听能够更好开发和利用”生活 + 科学”课程资源。同时,教师要对这些系统梳理,将这些资源进行转化,使之可持续可共享可迭代,进而建立”生活 + 科学”资源库,系统总结幼儿日常观察与幼儿疑问,打造专业化课程体系。推动这些碎片化资源变得呈现结构化、系统化。教师可以更好调用与拓展“生活 + 科学”资源库。教师可以按照生活主题整合资源,比如关于食物的秘密,从冰箱拿出来的牛奶袋又凝结了水珠,面包时间长了会发霉,薯片不封口会变软。要确保主题具有描述现象,也要体现其蕴含科学原理,比如薯片开封后会变软,主要在于食品脆度受到空气湿度影响。也要确保其具有可探究性,鼓励幼儿体验不同包装对薯片口感影响。通过建立这种资源,为教师更好开发与利用”生活 + 科学”资源提供重要支撑。教师还可以运用这些资源反思与成长,深化对科学概念理解,更好运用资源开展幼儿教学,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升契科学素养。
结束语:教师在构建幼儿园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 + 科学”资源,在丰富教育形式、方法和手段过程中拓宽了教育空间,推动幼儿获得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未来,教师要把如何更好开发与利用”生活 + 科学”教育资源作为重要教学任务,深入研究,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春娟 . 例谈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与路径 [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 2019, 000(004):P.140-142.
[2] 永红 吴 . 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问题及策略简析 [J]. 国际教育论坛 , 2020.
[3] 陈凌雪 . 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其策略 [J]. 考试周刊 , 2017(37):2.
[4] 钱蕾 . 幼儿园创设环境中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分析 [J]. 新课程:综合版 , 2019(6):1.
[5] 蒋建红. 幼儿园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