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郭伟成 张清昭
广州市华风技工学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城市养老服务和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民幸福为中心,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加快护理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广州市护理人员队伍职业道德、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距离2025 年达到全国护士总数 550 万人的目标差 79.1 万人,护士注册人数需增长16.8% ,才能达成目标。因此,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利用岗位及教学不同环境与资源融合,使理论与实践真正做到工学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
1、改革思考
护理专人人才培养一体化需开展做中学、学中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建立符合技工院校护理专业培训课程、服务标准、评价规范,转化构建我校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体系,增强学生对护理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课程教学,推动学生对护理实践操作技能基础知识运用实践领域 , 具备职业素质人才基础职业道德 , 并具备该专业领域工作职能力 , 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基于课程体系对教育工作过程的重建,探索做中学、学中练的工学结合特色化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研究与实践
护理教育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关键,而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不足和创新方向,研究将护理专业群作为服务民生需求的紧缺人才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研究我校护理专业在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相关培训,并对一体化课程下职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和特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2.1“一体化”教学模式发展历程:我校自2021 年增设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老年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解剖学基础》等教学课程,并实行“一体化”教学起步阶段。在 2021 年前后对“一体化”教学探索阶段,依据护理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职业标准要求,加强工学一体化时间,依照培养目标将做中学、学中练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特设护理专业实训场地为 2 间使用面积为 150.31 平方米的护理实训中心,分别为护理操作实训室和康复综合实训室,另设有2间多媒体教室,基本符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基础要求。
2.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以岗位技能操作项目为导向, 将专业实践课程搬入实训室上课,模拟某个医院的各个护理科室的特点,针对科室的特点,来进行实训室的布置以及相关课程的设计,使护理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契合实际岗位的工作要求,铸就做中学学中练的特色,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打造供需匹配、精准服务的目标。
2.3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培养模式:(1)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需求结合教学,应已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培养核心目标,以临床实践为抓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合技能实践中。(2)在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背景下对护理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教师实践指导,每学期定期参加岗位实践学习,加强职业认知提升职业使命感恪守职业操守。(3)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现场案例模拟实践演示,例如:内外科护理、婴幼护理、老年科护理等病患常见案例有哪些,针对病患进状态,护理专业应如何处置,老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然后按医院的流程把病例收进科室等操作过程。学生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培育下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体会与思考
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能力技工院校应构架多层次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医院、企业用人标准不断更新教学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渗透教育,构建符合各学段技能人才的培养标准。
技工院校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从人才建设方面分析不仅利于护理专业发展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更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工学结合”的开展与实施需要由上至下积极推动,促进校企合作、场地建设、师资补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利用专业队伍建设完整的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服务标准及考核标准。
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孕育出的专业建设成果,在理清目前有关护理专业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经验基础上,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弄清护理专业技能人才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原因,在充分了解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适合技工院校的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资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推动护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支持。通过研究护理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应用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工学一体化教师队伍。这样既满足学生顶岗实习需要,又是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校院紧密合作的高效运行机制,紧贴护理行业发展需要,建立符合技工院校护理专业培训课程、服务标准、评价规范,转化构建行业培训的评价标准体系,增强学生对护理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必须不断寻求创新点,全面实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培养模式,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分析护理专业人才工作性质质量的各项护理标准,从而提高护理人才的教学效果。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将工作实践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人才,创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妲瑛,杜本琼,李婉,等 .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 [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4(12):230-231.
[2] 黄瑛,康萍,张红梅,等 .“嫁接”模式在中职护生护理专业课程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06):855-858.
[3] 杨淑珍 . 欠发达地区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04):3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