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森林经营管理对森林保护的作用及优化方式

作者

屈俭清

浏阳市林业局 湖南浏阳 410300

引言:

森林经营管理,在提高林间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物种,强化生态平衡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受自然环境与其他因素影响,林木容易发生病虫害,导致林间生物减少,出现生态系统不稳定的情况。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能避免这一问题,使森林保持健康的发展状态。那么如何做好森林经营管理呢?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森林保护中森林经营管理的作用

1.1促使林间生物多样性

森林经营管理,是为了获得林木、其他林产品或者森林生态效益而进行的营林活动,包含森林抚育、护林防火、林木病虫害管理等等。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森林资源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较多问题,如物种单一、结构简单、生态系统不稳定等等,不利于森林保护工作开展。森林经营管理的实施,有助于林间资源多样化发展。通过多种措施可以维护森林生态功能,使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进而为更多的生物提供生长环境,降低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比如,造林时,可以结合立地条件、气候因子及森林保护需求,选择多种类型的树种,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栽种,改善林间环境的同时,增加植被层次,为微生物、昆虫、小型哺乳动物、鸟类等生物提供食物与生存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发展。

此外,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吸引更多的生物物种。森林经营管理中会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森林抚育、林分改造、林木采伐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优化森林环境,而且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吸引其他生物物种。例如,经过森林经营管理后,有较多类型的林木,这些林木会吸引食虫、食果等不同食性的生物,丰富森林物种,促使资源可持续发展。

1.2维护生态平衡

森林保护中生态平衡的维护十分重要,是推动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与林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若是森林经营中出现乱砍滥伐的情况,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压缩其生存空间,减少食物。以森林保护为核心的森林经营管理,可以根据生物生存需求与森林保护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如栽种不同类型林木,涵养水土,减少水土资源流失,增加植被覆盖率,为生物提供水分及其他食物,满足生物生存需求,维护生态平衡。

1.3减少林业有害生物

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影响非常大,会造成林木死亡。若是森林爆发大规模病虫害,会降低森林效益。森林经营管理能针对病虫害采取措施,通过提升小环境及林间对病虫害的可逆性,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保护森林资源。比如,林业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当地容易爆发的病虫害,进行有效的规划,将不同类型树种栽种在同一区域,利用生态系统相互制约的特点,减少病虫害,提高林木的抗病害、虫害能力。

1.4提高人工林纯林抗逆性

人工林纯林树种单一(南方人工林中杉木、马尾松占85%以上)、结构简单、大面积集中连片、抗逆性及其脆弱,若是森林受到火灾、冰冻、雪压、风害等自然灾害会降低森林效益。森林经营管理者在森林经营实践中,通过合理规划生物防火隔离带,合理配置树种,营造异龄、复层的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的抗逆能力,保护森林资源。

2目前森林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

2.1森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都比较注重森林的经济价值,将经营目标设定为如何增加经济效益。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森林经营目标才发生改变。这一背景下,森林经营管理体制逐渐与当前森林经营管理理念脱轨,不仅无法为资源保护提供支撑,而且会限制林业发展。森林经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明确经营管理目标,结合国家政策要求,采取多元化措施,维护森林内部生态平衡,增加林业资源的利用率。不完善的森林管理体系,不利于森林保护,是当前森林经营管理中需要优化的问题。

2.2森林培育有待完善

图一:林木病虫害

森林培育是森林经营管理的手段之一,通过培育不同类型的林木,能提高林木的生存率,有助于森林健康发展。通过对森林培育技术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第一,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知识支撑,培育林木时未因地制宜,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二,缺少科学规划意识,未意识到林木多样性对病虫害防治、生态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在森林培育中,采取不科学的林分结构,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影响林分质量,导致部分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

2.3病虫害防治不到位

森林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较多,如林木过高过密,通风和光照不足,为病虫害提供生存环境;林木结构单一,缺少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缺少主动防治意识等,如图一。森林经营管理中,需要工作人员联系实际制定病虫害防治计划,通过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减少病虫害对林木资源的影响[2]。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未意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缺少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导致发现病虫害时无法有效控制,无形中增加森林保护难度。若林木发生病虫害将会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如影响森林内部生态稳定、降低林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若是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会对林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点。

3基于森林保护优化森林经营管理的措施

3.1健全森林管理体系

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制定森林管理体系,明确管理目标、范围与内容,指导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第一,树立森林经营管理意识[3]。部分工作人员未意识到森林经营管理在森林保护中的作用,实际操作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导致森林经营管理效果大打折扣。为最大程度发挥森林管理体系的作用,需要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让林业工作人员对森林经营内容、作用等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主动履行责任,助力林业事业发展。第二,立足实际,做好权责划分工作。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制定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层级、岗位人员承担的责任、具备的权利,引导其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全身心参与森林经营管理中。第三,明确经营目标。我国有较多类型的森林资源,包括人工林和天然林、商品林和公益林等。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经营目标不同,需要采取的经营措施也存在差异。为提高经营管理成效,需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经营目标,基于此制定经营方案,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方案操作。以人造林为例,设定增加木材产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质量与效益的目标。具体操作中,丰富林木结构,构建针阔混交复层异龄林,利用不同类型、树龄的林木,增加该区域林木的碳汇能力,增加林地生产力。第四,制定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森林经营管理体系制定监督机制,确定监督范围和责任,重点监督经营管理责任履行和经营行为,督促工作人员做好森林经营工作,保护林木,提高生态效益。

3.2开展森林培育工作

森林保护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森林培育技术,能结合森林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与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森林培育方案,通过各种技术的应用,提高林木存活率,促使林木茁壮成长。

图二:森林培育

第一,培养工作人员技术能力。森林培育技术主要包含种子生产与苗木培育、造林与抚育管理、生态与可持续经营,对工作人员要求较高。在种子生产与苗木培育中,要求工作人员掌握种子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利用专业技术手段提升林木的品质,达到推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能技术包含知识点不同,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知识,能在实践中灵活应用。为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使森林经营管理落地,采取以下措施:1、邀请行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 帮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培育技术,掌握各类技术的应用实践方法。2、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工作人员经验,提高其培育技术应用能力。例如,湖南省长沙市林业局组织技能培训活动,活动中讲授了森林近自然经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古树名木诊断与抢险复壮技术、生态行为与保护管理、森林景观经营等课程和现场教学。既有理论课程讲授,又有现场实地教学,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紧贴现代森林经营技术前沿。

第二,立足实际,开展培育工作。以实际情况为导向,制定森林培育计划,要求各部门相互配合,提高森林质量[4]。以湖南一人工杉木珍贵阔叶混交复层林为例,该地采取近自然经营模式,林区主要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阔叶幼树,郁闭度为0.8,每亩平均株数约为108株,平均树高为11.5米,平均胸径为15.24厘米。为构建杉木—闽楠、香樟、木荷等大径级针阔异龄复层混交林,采取以下经营管理措施:1、利用抚育采伐的方式,处理生长不良、质量差的林木,保留健康茁长的目标树种。2、利用林地清理、补植补造等措施,丰富林区树种类型、结构,形成异龄林。如图二。

3.3加强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森林质量的影响较大,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点。当前有较多病虫害防治方法,具体如下:第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监测病虫害,做到提前预防和控制。构建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督林业资源的变化情况,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依据[5]。第二,做好植树造林工作。造林过程中,应科学搭配树种,将此作为提高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的媒介,减少病害、虫害对森林的影响。树种单一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概率,且会对森林中其他林木、生物生存造成巨大的影响。多元化林木结构,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缩小病虫害范围,对提高林木质量有促进效果。例如,湖南白云山林场曾发生松材线虫病,造成较多的经济损失。为控制该病害,如严密防控、科学防治等,其中树种改造与抚育的效果较好,为避免再次发生大范围虫害。在砍伐迹地上新种适应性强、生长快的榉木、红叶乌桕、枫香、荷木、楠木、无患子、香樟等风景树10万株。通过优化林木结构,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影响,提高松树的抗病虫害能力。第三,与专业机构合作,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外界的支持。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不仅能优化防治措施和方案,而且可以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其掌握更多防治方法,对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效果有重要意义[6]。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经营管理的实施,保证森林生态平衡,促使林间生物多样性发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更好地保护森林,制定森林管理体系,确定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大森林经营管理力度。同时,做好森林培育与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森林质量,促使林业资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素平.森林资源的保护及森林的培育经营措施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25,(01):19-20.

[2]庄建波.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病虫害防治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协同效应[J].新农民,2025,(03):109-111.

[3]邢玉琴.多功能林经营模式下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管理——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广东蚕业,2024,58(07):25-27.

[4]刘龚庆.乡镇森林培育及经营管理措施研究——以老窝镇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24,56(01):155-157.

[5]李余.营造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村科学实验,2024,(11):118-120.

[6]谢学华,曾祥秀.森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评价——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例[J].绿色科技,2023,25(11):143-148+159.

作者简介:屈俭清,男,汉族,本科,湖南浏阳,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