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李纪忠
广东省南粤交通南湛高速公路管理处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路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行业,不仅承担着保障交通畅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更肩负着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的政治使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公路企业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公路企业在党建与业务融合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探索有效的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现状
1 融合意识与战略规划的脱节
当前,多数公路企业已意识到党建与业务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但在战略规划层面仍存在明显不足。尽管部分企业将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但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操作细则,导致党建与业务在顶层设计上缺乏有效衔接。这种“理念上重视、行动上滞后”的现象,使得党建与业务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容易出现“两张皮”问题,影响了融合的深度和实效[1]。
2 组织覆盖不均衡与党员作用弱化
公路企业因其行业特性,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分布特点,党组织虽已实现全链条延伸,但在偏远路段或小型项目部中,党建活动资源投入不足、开展频率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党员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对党建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这种组织覆盖的不均衡和党员作用的弱化,制约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3 技术赋能与考核机制的双重挑战
在技术赋能方面,部分公路企业尝试通过搭建智慧党建平台、开发党建 APP 等数字化手段推动融合,但由于数据孤岛问题突出,党建管理系统与收费、养护等业务系统未能实现数据互通,导致党员绩效与业务指标的关联性分析难以落地,融合效果大打折扣。在考核机制上,尽管多数企业建立了党建与业务双考核体系,但考核权重分配不合理,党建考核结果未与职务晋升、薪酬调整直接挂钩,基层党组织对融合工作的动力不足,融合成效难以持续巩固。
4 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短板
在资源整合方面,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过程中,常常面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党建部门与业务部门在资源调配、项目推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作用。同时,在协同创新方面,公路企业往往缺乏跨部门、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和平台,党建与业务在创新思路、方法手段上缺乏深度交流与碰撞,难以激发出新的融合点和增长点。这种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的短板,限制了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新时代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度融合路径探索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围绕“机制”“体系”“路径”等核心要点,探索出顶层设计定方向、基层驱动抓落实、人才支撑是基础、文化引领聚人心、考核评价作保障这五个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完整融合体系的路径,助力公路企业实现党建与业务的协同共进。
1 构建“党建 + 业务”一体化治理体系
公路企业要在战略层面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党建要求全面嵌入企业章程与战略规划之中。企业应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法定地位,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例如,山东路桥集团在“十四五”规划中专门设立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项章节,将党员攻坚小组数量、党建品牌创建数等具体指标纳入考核体系,有效推动了党建与业务目标的同向发力、部署的同步实施。在治理结构上,公路企业应积极推行“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协调收费、养护、安全等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天津京津高速党总支便通过这一制度,成功推动了“绿通车辆免检通行”政策的落地实施,累计减免通行费达2.18亿元,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业务创新与发展。同时,公路企业还需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组织覆盖到每一个工作角落。刘家峡公路段在除雪保畅、水毁抢修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临时组建“党员突击队”,确保了“任务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形成了“平急结合”的融合机制,有效提升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2 打造“红色引擎”驱动业务创新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落地的关键所在。企业应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与示范岗等方式,将党建工作与核心业务深度绑定,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例如,平凉分公司设立了“稽核打逃党员先锋岗”,党员带头开展数据比对工作,成功追缴通行费121.5 万元,参与率达到了 100%,有效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开封路达高速则创建了“焦桐花”文化品牌,将党建工作与路域文化紧密结合,使员工服务满意度提升至 98%,展现了党建引领下的服务品质提升。在党建品牌创建过程中,公路企业应注重结合地域特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山东路桥集团以“山高党旗红”为统领,在临临高速等项目中成立了 20个党员突击队,成功破解了施工瓶颈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公路企业还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党支部 + 业务部门”联动平台,组织技术、财务、安全等部门党员联合攻关,形成工作合力。某企业便通过该平台将应急救援响应时间缩短了30%,彰显了组织融合的乘数效应,提升了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培育“复合型”党建业务骨干
人才是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核心要素。企业应积极推动党务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的双向交流,落实同职级、同待遇政策,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条件。广州交投集团在集团和二级企业层面分设了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并由同一领导班子成员分管,有效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融合。同时,企业还应开展“党建 + 业务”双轨制培训,通过“红色课堂”等形式培训党员掌握 BIM 技术、智慧收费系统操作等现代技能,组织技术骨干学习党史等理论知识,培养出一批“既懂党务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在激励机制上,公路企业应设立“党建创新奖”,对在融合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山东路桥集团便对降本增效突出的党员攻关组给予了项目利润 5% 的提成奖励,有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公路企业能够打造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建业务骨干队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4 塑造“路畅民安”价值共同体
文化融合是凝聚公路企业发展合力的深层纽带,“路畅民安”价值共同体实现了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在目标、行动和成果上的深度融合,是“价值共创”的具象化呈现,有力推动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1 目标融合,党建引航“民安”,业务助力“路畅”
党建的政治引领是“民安”的坚实保障。公路企业借助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安全法规与应急知识,强化其安全责任意识,带动全体员工重视安全,从源头预防事故,守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路畅”是业务核心目标,企业通过优化养护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业务举措,保障道路畅通,提高运输效率,服务民众出行与物资运输。党建与业务目标融合,让企业既履行社会责任,又实现自身发展价值。
4.2 行动融合,党建活动与业务协同共进
企业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建立文化展示馆,将红色文化与公路文化融合。如刘家峡公路段用数字档案馆保存老一辈资料,传承“开路先锋”精神,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廉洁文化建设上,企业深化“播专题片 + 学案例”等警示教育模式,把廉洁要求融入业务管理。广西桂秦公司组织旁听庭审、编写防控手册,覆盖关键领域,防范廉洁风险。此外,企业将党建与社会责任结合,京津高速党总支疫情期间设“党员先锋岗”,为防疫物资车辆开绿色通道,体现党建引领下的责任担当与业务灵活执行。
4.3 成果融合,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社会效益上,公路企业保障道路安全畅通,便利民众出行,促进区域交流合作,推动社会和谐。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与公信力。经济效益方面,高效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党建提升员工凝聚力与战斗力,促进创新发展。如技术创新延长道路寿命、减少维修成本,优化服务吸引客户、增加收入。党建与业务成果融合,让企业在发展同时更好服务社会。
5 建立“双KPI”评价体系
考核是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指挥棒。企业应设计量化指标,将党建考核与业务指标深度挂钩,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国家能源集团便推行了“党建 KPI 与经营 KPI双 A 制”,考核权重各占 50%,并要求党员在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等关键指标中表现优于普通员工,有效推动了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发展。在强化结果应用方面,公路企业应规定连续两年党建考核未达标的党支部书记不得提拔,党员先锋岗人员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等措施,形成“考核- 反馈- 改进”的闭环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3]。
新时代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顶层设计、基层驱动、人才支撑、文化引领和考核评价这五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路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融合体系。公路企业应充分运用这些路径,不断提升党建与业务融合水平,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结束语
新时代公路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从战略规划、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塑造和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创新融合路径。通过构建一体化治理体系、打造红色引擎、培育复合型人才、塑造价值共同体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措施,公路企业能够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推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阳李洁 . 以党建为引领推动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讨 [J]. 中国科技投资 ,2024,(34):146-148.
[2] 吴珺 , 段宝清 , 梁艳丽 . 打造党建品牌矩阵筑牢企业发展根基——甘肃省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15’精诚公发红色矩阵”党建品牌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J]. 国企 ,2024,(S2):226-227.
[3] 陈 婉 . 公 路 桥 梁 施 工 企 业 党 建 工 作 优 化 路 径 探 究 [J]. 现 代 企 业 文化 ,2024,(0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