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合理运用抖音视频资源的策略研究
程丽梅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 408300
一、引言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责任重大。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抽象、与现实生活关联度不强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Z世代”高中生的认知习惯与学习期待。如何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成为当前思政课改革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抖音等短视频应用已深度嵌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其内容短小精悍、形式生动、传播迅捷,汇聚了大量时政解读、社会热点与正能量故事,其中蕴含的丰富素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诸多契合点。将抖音视频资源引入课堂,绝非简单迎合,而是教育者主动因应技术变革,实现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共鸣的战略选择。本研究旨在为此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路径参考。
二、在高中思政课运用抖音视频资源的必要性与价值
(一)契合认知习惯,激发学习动机。作为“数字原住民”,高中生习惯于视觉化、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抖音视频融合音画文字,能快速创设生动情境,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的具象场景,有效破解思政课的刻板印象,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转变。
(二)拓展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载体。抖音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解读、知识博主创作的理论解析、用户记录的鲜活实践,都是思政课的优质素材。这些资源时效性强、覆盖范围广,能有效弥补教材更新慢、案例旧的不足,使教学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三)聚焦现实议题,培育核心素养。思政课重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价值判断与社会参与能力。抖音上的热点事件正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辨析、讨论的优质案例。通过深度挖掘与课堂引导,能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明辨是非、理性表达的能力,切实提升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素养。
(四)创新互动模式,构建对话课堂。以精选视频为切入点,易于营造开放、平等的课堂氛围。围绕视频开展的讨论、辩论等活动,能促进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与思想碰撞。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向引导者与合作者,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升教学实效。
三、抖音视频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一)内容质量参差,筛选难度大。平台内容海量但良莠不齐,存在娱乐化、浅薄化乃至错误导向的视频。教师需投入大量精力,从真实性、导向性、契合度等维度严格甄别,以防不良信息误导学生。
(二)易分散注意力,冲击教学主导权。视频的强娱乐属性可能使学生沉浸于感官刺激,忽视深层思考,导致课堂从“深度思辨”滑向“浅层观赏”,对教师的课堂节奏把控能力构成挑战。
(四)对教师媒介素养要求高。有效运用抖音资源,要求教师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还需具备高超的媒介素养,包括资源甄别、技术整合与引导学生批判性审视媒介信息的能力,这对部分教师形成新挑战。
四、高中思政课合理运用抖音视频资源的策略路径
(一)坚守“内容精选”原则,建设资源库
1.严控来源:优先选取主流媒体、党政机关、权威学术机构及知名正能量博主的优质内容,确保来源权威可靠。
2.价值为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精选主题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视频。
3.目标导向:紧密围绕课标与教学目标选择视频,使其与教材知识点有机融合,服务于重难点突破。
4.共建共享:鼓励教研组协同,按教学模块对精选视频进行分类、标签化管理,构建校本资源库,实现可持续更新与共享。
(二)设计“嵌入式”应用模式,服务教学主线
1.情境导入:新课伊始播放短视频,创设真实情境,快速吸引注意,引出探究主题。
2.案例剖析:讲解理论时,引入视频作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飞跃。
3.观点辨析:选取呈现争议性议题的视频,组织辩论或讨论,在碰撞中明辨是非,深化认识。
4.情感升华:课程结尾播放感人至深的楷模事迹或成就展示视频,强化情感共鸣,促进价值内化。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巩固主导地位
1.培训赋能:学校应组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新媒体信息甄别、评估、整合与应用能力。
2.精心设计:教师需精细设计教学,明确视频使用的目的、时机与方式,确保其服务整体教学。
3.坚守主导: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需始终掌控节奏,有效引导方向,及时纠偏,确保教学的教育性和思想性。
(四)探索学生创作实践,推动知行合一。
在可行条件下,可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思政主题创作短视频(如校园文明宣传、时政解读、红色故事讲述等)。此过程不仅能深化知识理解,更能锻炼团队协作、创意表达与实践能力,是实现“知行合一”的有效路径。
五、结语
将抖音视频资源引入高中思政课,是信息化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合理运用”: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精准选择、科学设计、深度引导和教师赋能,方能使抖音这一“流行变量”转化为提升教学实效的“优质增量”,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16.
[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晓广,王璐.短视频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22(03): 110-115.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4.
[5] 黄明理,周莉.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 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