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策略与实践
宋丹
赤壁市审计局 湖北赤壁市
1、引言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规模与投资总量不断扩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31.2 万亿元、同比增长6.5%,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遭遇严重挑战。建设工程造价形成的招投标阶段是关键,是项目实施的起点且对整体造价控制最为重要,这一阶段造价控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项目投资效益和后续管理效果。当下建筑项目招投标时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投标报价不合理、评标方法不科学等现象普遍,这会导致造价偏差还可能引发合同纠纷和项目延期,从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
2、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2.1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建筑行业,这几年其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统计显示 2022 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超 30 万亿元,在 GDP 里占比差不多 25% ,在这种情况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相当关键,因为建筑工程造价形成的招投标阶段直接确定项目的初始成本框架,要是这个阶段没科学管理,后续施工时就可能出现严重超支的情况,例如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会使合同条款不清楚,增加工程变更和索赔的风险,投标报价不合理的话很可能低价中标后施工质量和工期都会受影响,并且评标方法不科学会让真正有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中不了标,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加强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不但能有效降低成本,还能给后续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打牢基础,达成全生命周期的造价优化。
2.2 当前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面临的主要挑战
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大家已 widely 认可,但在实际操作时仍面临不少挑战。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是个普遍问题,由于缺统一标准和技术要求细项,所以有些招标文件内容有遗漏、表述不清楚,这就让投标人难理解且给后期合同执行带来隐患 [1]。投标报价不合理的情况也经常出现,一些企业想中标就故意压低报价,甚至成本价都不到还去竞标,这种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且增加项目实施风险。评标方法不够科学也是个大难题,传统最低价中标法虽好用但常忽略技术方案和施工能力的重要性,无法全面评估投标人综合实力。
2.3 国内外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进行了广泛研究,国外研究更偏向理论模型构建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像欧美国家引入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后工程量清单可精准计算且能动态调整,从而大大提高造价控制效率与准确性,而国内研究更多着眼于解决实践问题,近五年相关研究主要聚焦招标文件标准化、投标报价优化、评标体系改进等方面,例如有学者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投标报价预测模型,此模型能依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行情合理估算工程造价,也有研究探寻多维度评分体系在评标里的应用并着重指出技术方案、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综合因素的权重分配,这些研究成果对提升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跟发达国家比起来,国内在信息化技术和全过程管理方面应用上存在差距,以后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才能推动建筑行业造价管理水平整体提高。
3、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3.1 完善招标文件编制
招投标活动以招标文件为核心依据且其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后续造价控制效果,在实际操作时有些招标文件会出现工程量清单不准、技术要求不明确等情况从而致使投标报价与实际需求产生偏差,所以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严格编制招标文件以保证工程量清单精确和技术要求明确,并且根据项目特点把合同条款细化以便给后续造价管理提供清晰指向防止由于条款不清楚而产生争议或者多花钱。
3.2 优化招标方式选择
造价控制受招标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公开招标虽然能吸引好多投标人来竞争,但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可能出现低价中标后老是变更的情况,而邀请招标能筛选优质企业从而降低风险,不过也许会减弱竞争性,所以要依据项目规模、复杂程度以及市场环境合理选择招标方式,像技术复杂的大型项目可以运用综合评估法,在技术方案和报价之间寻求平衡,而标准化程度高的中小型项目优先考虑最低价中标法就能控制成本。
3.3 加强投标分析与评估
确保造价合理性的重要一环是投标分析与评估,当下有些评标太依賴價格因素而忽略了技術方案和履約能力的考量,這容易使低价中標后出現質量問題,所以應建立科學的評標體系,把技術方案、企業資質、過往業績等納入評分范圍且賦予合理權重,而且要利用大數據分析工具對投標報價進行橫向對比以甄別異常低價或者不平衡報价,這樣能提升評標的精準度與公正性并有效回避潛在風險。
3.4 引入信息化技术
传统招投标模式正被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步改变且造价控制有了新手段,这几年 BIM 技术和电子招投标平台普及使信息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提升很明显,BIM 模型能直观展现工程量清单从而减少人为误差,而电子招投标平台可让全过程在线操作以降低人为干预可能性,此外借助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历史数据可给造价预测和决策提供强大支持进而进一步提升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 [2]。
3.5 强化风险管理
造价控制离不开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因为建筑项目关联多方利益主体且受政策、市场等诸多因素左右,所以很容易出现合同纠纷或者造价失去控制的情况,因此招标文件里的风险分担机制得设置完善,例如明确不可抗力事件责任如何划分以及调价条款等,并且要加强投标企业资信审查,保证它们有足够履约能力,同时要动态关注市场变化与政策调整并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策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风险给项目成本带来的影响。
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突出问题,在招标文件编制、信息化技术应用以及风险管理方面都需要采取系统化措施,这是综合各方面情况得出的结果,并且实践显示,这些策略有效施行后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水平能大幅提升,从而为整个项目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4、结论
工程造价管理中建筑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要一环且核心作用为促使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经研究发现当下此阶段主要存在招标文件编制不规范、投标报价不合理、评标方法不科学等问题,这会使工程造价脱离合理范围并且可能造成后续施工阶段出现经济纠纷与资源浪费的情况。面对这些挑战,若采用完善招标文件编制、优化投标报价体系、改进评标方法等策略则能大大提高造价控制的精确度与有效性,例如招标文件明确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要求就能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争议,评标时引进科学评分体系有助于筛出真正契合项目需求的优质投标方案。
参考文献
[1]张 小 红 ;. 建 筑 工 程 招 投 标 阶 段 造 价 控 制 策 略 [J]. 中 国 招标 ,2024(11):164-166.
[2]谢志松 ;. 关于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策略的探析 [J]. 江西建材 ,2024(09):435-437+440.
[3]郑少丽 ;. 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研究——以某制药公司新厂建设项目为例 [J]. 房地产世界 ,2024(0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