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实验探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作者

飞天英

德昌县南山实验学校 四川 615500

物理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传统讲授式教学已无法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且无法体现出物理教学特点,而实验探究为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提供了新路径[1]。在此背景下,教师应从落实教育改革要求出发,开展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借助探究过程渗透物理知识,以此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基于实验探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意义

基于实验探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中心,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讨论探究等,实现对物理实验知识的深度理解,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同时,实验探究学习强调过程与方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做到为学生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于实验探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激发实验探究兴趣

因受到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为实验探究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实验探究情境的方式导入主题,借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的兴趣 [2]。例如,在讲授《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从生活现象入手,向学生提出与实验相关的问题“为什么推桌子需要用力?”“为什么鞋底要有花纹?”等,借助提问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核心问题,迅速聚焦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进行大胆猜想,如可能与压力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等等,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猜想,发散学生实验探究思维。紧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转换成实际探究行为,推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实验探究。

(二)组织物理小组活动,优化实验探究形式

每个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造就了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理解物理知识方面存在差距。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之间的差异,从学生互补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形式的实验探究活动,借此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例如,在讲授《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教师根据学生在以往物理课堂学习中表现,如认知水平、探究思维、操作能力等,科学划分实验探究小组,强调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实验探究分工,强调每个小组确保每位成员都深度参与到实验的不同环节中,如有人负责操作小车、有人负责调整筹码、有人负责观察记录现象等。同时,教师在课堂巡视中关注各组的合作情况,引导每个小组围绕实验方案、数据差异和操作难题等进行深入讨论,借此方式促进学生在交流与协作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三)创新课堂教学指导,提升实验探究质量

在物理课堂中,教师通常将学生看作整体展开统一指导,无法做到帮助每个学生解决自己做到的问题。因此,在实验探究中,教师应实施针对性指导,保障教学指导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实验探究质量。例如,在讲授《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教师细致观察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中的实际表现,依据每个学生遇到的不同探究问题,向其提供个别化指导,如对于存在弹簧测力计使用不规范问题的学生,耐心示范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纠正学生实验工具使用问题;对于存在数据分析困难的学生,引导学生从建立坐标系、绘制图像出发,从中寻找规律等。同时,鼓励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推动学生归纳总结遇到的探究问题,将其转换成实验探究经验,借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改进能力,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操作技能,保障学生实验探究质量。

综上所述,实验探究相比较传统的灌输课堂而言,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也更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且实验探究契合新课标的要求,符合新型的教育理念。对此,教师应合理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最大程度上发挥实验探究价值,促使学生在物理实验探究学习中获得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 东 明 . 探 究 式 初 中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探 析 [J]. 中 学 课 程 资源 .2025,21(06):11-13.

[2] 刁冬芹.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策略[J]. 理科爱好者.2025. (04):98-100.